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孤臣 > 第二五八章 孔明设法鼓士气 费祎病愈归汉室

第二五八章 孔明设法鼓士气 费祎病愈归汉室(1 / 2)

诸葛亮见费祎不肯吃喝,不肯投降,也不勉强,径自去休息。

一会儿周围齁声四起,兵将们都睡了,夜色更深,天气转凉。

费祎独自坐着,只觉一阵阵倦意袭来,忍不住倒下就睡。

谁知天气寒冷,空中又降下寒霜,费祎越发冷得睡不着。

忽然一条毛毯轻轻盖在身上,费祎抬头一看,诸葛亮亲自来给自己盖了条毛毯,转身走了。

费祎身上温暖,心里也有些感动,诸葛亮贵为军师,刘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亲自来给自己盖毛毯!

费祎裹着毛毯,慢慢地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身上暖洋洋地,还有些晃动。

费祎睁开眼睛一看,阳光刺眼,赶紧又闭上眼睛。

过了一会,费祎缓缓睁开眼,一看自己平躺在毛毯上,四个士兵稳稳当当地抬着毛毯四角,抬着自己,随着大军缓缓前进。

费祎连忙挣扎着下地,周围士兵一看,紧张地涌过来,按住费祎要捆绑。

忽然马谡奔过来,说:“不得无礼,军师有令,善待费祎。”

士兵们赶忙散开,费祎跟着大军步行,也不想逃走,因为山里无处可逃,只有跟着大军走,才能出山。

队伍晓行夜宿,走了三天,来到鹰愁涧。

鹰愁涧是一处绝谷,只在山腰处有一条小路,贴着峭壁绕山而过,下面云雾缭绕,看不到谷底,非常险峻。

士兵们开始登上环山路,胆小的脚下发软,雾气蒙蒙,山路又滑,一会儿传来几声惨叫,有几个士兵滑下深谷,尸骨难寻。

诸葛亮一看,这样不是办法,自己往下看,也是头晕目眩。

诸葛亮心生一计,好在进兵之前备足了登山的器具,下令走在最前面的士兵们解下腰间的绳索,拿出凿子,把绳索钉一条在山石上;然后全军转过身,面对着峭壁,手中抓住钉在峭壁上的绳索往前挪,这样看不到脚下深谷,手中抓着绳索挪动,安全了许多,再也没有士兵坠崖;但是侧过身行走,速度慢了许多,整整走了大半天,才走过这座山。

到了山下,诸葛亮见士兵们东倒西歪地坐在地上休息,附近又有泉水流过,干脆下令就地休息,吃干粮喝泉水。

费祎也分到了干粮,不再推辞,走到泉水旁边吃了起来,渴了就喝些泉水。

费祎吃饱喝足,偷偷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还没吃,带着赵子龙等四将在士兵中巡视,有没有谁不舒服,有没有人掉队。

士兵们都吃完了,马谡才拿来干粮,诸葛亮和四将也走到泉水边吃干粮,和士兵是一样的伙食!

费祎有些感动,以诸葛亮的地位,做些饭菜吃不是难事,但是诸葛亮与士卒同甘共苦,吃同样的伙食,同样裹着毛毯睡觉,一般的统帅做不到!

诸葛亮也发现了费祎看他,笑着走过来问:“费太守,吃饱了没有?没吃饱的话,我的干粮给你吃!”

费祎没回答,悄悄点了点头。

当晚仍然是露宿,因为扎营很麻烦,耗体力,明日又要出发,不如露宿省事。

费祎裹着毛毯睡不着,思量着诸葛亮倒到底是诡计多端,还是爱兵如子?

这时诸葛亮又领着赵子龙、马超、周仓、马谡四将,来士兵们中间巡视,见到毛毯没盖好的士兵,就帮他们盖好。

费祎看了心里颇为感动,怪不得汉军作战勇敢,人人奋勇争先,诸葛亮果然仁义,爱兵如子。

第二天起来,诸葛亮下令士兵们把水壶全部装满,吃完早饭,继续登山。

这天走的山路还算平缓,只是一座大山接着一座大山,士兵们疲劳不堪。

赵子龙笑道:“军师,您足智多谋,想必肚子里故事也多,不如讲个鬼故事给大家提提神?”

诸葛亮沉吟一会,说:“山里荒无人烟,非常安静,我说话几乎前后都听得清,我就讲个‘周宣王遇鬼索命’的故事吧。”

士兵们都来了精神,一边走路,一边静静地听诸葛亮讲。

诸葛亮说:“周宣王有一个名字叫做女鸠的侍妾,娇媚动人,很不安分!这个小妾想勾搭英俊的大臣杜伯,于是去找杜伯,想跟杜伯做一些非礼苟且的事情,杜伯不同意。这个女鸠便向周宣王哭诉,她反过来诬告杜伯对她非礼,调戏她。这个周宣王也糊涂,也不向杜伯调查清楚。弄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就片面相信他这个侍妾的话。

周宣王下令把杜伯囚禁于‘焦’这个地方,后来又听女鸠挑唆,派薛甫与司空栀去处死杜伯。杜伯的朋友左儒听到这个消息,先后九次去谏阻,说不可以杀杜伯,这个事情要查清楚再说。但是周宣王都不肯听,也听不进去,他只听他这个侍妾的话,对手下大臣的建议都不能接受,就把杜伯给处死了。

杜伯被杀死之后,怀恨在心,冤魂不散,便现形去见周宣王,问道:‘我杜伯有什么罪?你为何枉杀好人?’

周宣王看到杜伯被杀死,在他面前出现,还对他问话,他就恐惧了,见鬼了!周宣王连忙招来巫祝,(就是指掌管占卜祭祀的人),告诉巫祝杜伯给他讲的话。巫祝就问他,想杀杜伯的时候,是谁跟大王你商量决定的?周宣王就说是司空栀。巫祝就跟周宣王讲,那何不杀死司空栀,向杜伯来谢罪?杀他来跟杜伯谢罪,这样就没事了。周宣王便又听了巫祝的话,把司空栀抓来杀死,再让巫祝去向杜伯谢罪,说我已经把当时处死你的司空栀杀死了,那个时候是他去处死你的,现在周宣王已经把他杀了来向你谢罪,以为这样就可以化解了。

谁知杜伯仍然现形,还是继续去找周宣王,继续诉说他自己无罪。这一次不但杜伯现形,连司空栀也现形而至,司空栀现形也问周宣王说:‘臣有何罪?我是听你的命令去执行的,不是我自己的意思。’

周宣王更恐惧了,就去告诉心腹大臣皇甫,说是巫祝为我出主意杀司空栀;而我杀了司空栀,可是他们又都现形来给我申诉喊冤。他就问皇甫,到底这要怎么办才好?

皇甫给他讲,那你就杀死巫祝来谢罪就可以了。周宣王又听他的话,又把巫祝抓来杀死,向杜伯、司空栀谢罪。但是仍然没有效,现在又增加一个巫祝,他们都现形而至。

现形的巫祝说:‘我如何知道你要杀杜伯的真实原因?我是替你出主意的,你为什么把自己的罪过,都推到我身上而杀死微臣?

这个时候周宣王陷入巨大的恐惧中,不能自拔;于是他就找刺激,整日寻欢作乐,饮酒纵欲来麻醉自己,聊以度日。

这样过了三年,周宣王到野外狩猎,带了很多随从跟在周围给自己壮胆,白天出去打猎。

这天太阳高照,正当中午的时候,周宣王见到杜伯驾著白马,拉着一辆素车(没有装饰的车),车上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司空栀、一个是巫祝,怒目而视周宣王。

他们头戴朱冠,挡住去路,手执朱弓彤矢(红色的弓箭),一齐射向周宣王。

箭射过来,正好射中周宣王的胸口,周宣王当时就跌倒在地,折断了脊椎骨,惨死。”

士兵们听得一愣一愣地,忘记了疲劳,走了许多山路。

马谡问:“军师,世上是否真的有鬼?”

诸葛亮笑道:“《老子》上经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以道德的修养来治理天下国家,就等于儒家所标榜的尧、舜、禹三代的以道治天下,就不怕鬼神!这三代不是用政治手段及制度来治天下的,而是着重道德与诚信。能够‘以道莅天下’时,鬼都不灵,就是‘其鬼不神’的道理。教化、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做人的道德就是‘诚’,这也是儒家《中庸》所讲的‘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便不惧鬼神。鬼神有没有?有,但是魔由心造,妖自人兴;‘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到达清净道德的境界,就天人合一了。这时鬼神与你同体,而无法相伤。‘夫两不相伤,固德交归焉’,鬼也伤不了你,神也伤不了你,当然你也伤不了鬼,你也伤不了神,因为彼此不相害,彼此互谅,彼此互存,同体而共存。这是‘道’的道理,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人只要正意、诚心,便不惧怕鬼神。”

赵子龙问:“军师,您未出山时,常与隐士、道士交游,那些人似乎都是有道之人,末将无知,想明白怎么修道?”

诸葛亮说:“首先是睡觉!其次是明白十二时辰人体气血运行的道理,先把身体休养好了,然后才谈到修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马超说:“我等愚昧,请军师详细说说?”

诸葛亮道:“左右爬山无事,就给你们简单说说。”

最新小说: 希夷镖局 安里士 精灵童话诗集 万星之地 顺应天择 转生成龙,但是成为了屠龙者 烛龙I余晖之痕 大齐战纪 女帝的神级星卡师 吾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