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孤臣 > 第二九八章 诸葛瑾劝降空回 关云长雪夜突围

第二九八章 诸葛瑾劝降空回 关云长雪夜突围(1 / 2)

诸葛瑾怎么会到麦城来的呢?是经过一番激辩,东吴主战派与主和派妥协的结果。

孙权率举国之兵占据了荆襄九郡,得意洋洋,孙权亲自坐镇荆州城。

诸葛瑾却忧心忡忡,向孙权进言:“主公,荆州已得,十余年来夙愿已偿,宿怨已了。如今关云长败退麦城,全师几乎丧尽,已是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福兮祸所伏,我看到了危机,因此劝主公别杀关云长。”

孙权不解地问:“为何?”

诸葛瑾答:“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手足,义重如山。今日之汉中王已非昔比,拥有两川之地,猛将如云,精壮士卒将近百万;五虎上将除了关云长,还有名闻四海的赵云,西凉猛将马超,老将军黄忠。主公若不见好就收,只怕刘备、张飞、诸葛亮会尽起两川兵马,为云长复仇,东吴祸不远矣。”

孙权听了一惊,沉吟半晌不语。

吕蒙挺身而出,怒斥道:“诸葛瑾,你弟弟诸葛亮辅佐刘备,你就为关云长说情,是也不是?”

诸葛瑾反驳道:“我与孔明虽是兄弟,但是各保其主。孔明智谋过人,当年助我江东共破百万曹兵,诸位记忆犹新。周瑜都督联刘抗曹,鲁肃都督在世,与关云长缔结盟好,八年未有刀兵之灾,不谓无谋无略。吴蜀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俱伤,若杀关云长,蜀国之兵必定伐吴,最后是曹操得利!”

孙权听了连连点头,只是眼看大功告成,到嘴的肥肉岂能不吃?

孙权看看吕蒙,说:“都督有何见解?”

吕蒙早已陶醉在大获全胜的喜悦之中,雄心勃勃,不光想杀死关云长,名扬天下,更想北伐中原,一统天下。

吕蒙听了诸葛瑾的话极为反感,厉声道:“子瑜大夫,此刻收兵,放过关云长,一旦川军援兵赶到,关云长必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荆襄有得而复失之危。常言道:斩草须除根。关云长不亡,终究是我东吴的心腹大患!若刘备带兵报仇,自有我等武将抵挡,不须大夫上阵出力。不必多言,退过一旁。”

潘璋吼道:“子瑜大夫既是江东忠良,理当以取荆州为乐,以一统长江南北为荣。若是放走关云长,犹如放虎归山,大夫居心何在?!”

这时文人之首张昭发话了:“主公,子瑜言之有理。诸葛亮多谋,其余四虎将善战,若刘备起举国之兵顺江而下,确实不易抵挡。当年公瑾都督在世,屡屡交锋,屡屡受挫。单说一个赵子龙,我军武将就没人是他的对手,还请主公三思。”

这话一说,东吴武将都低下了头,确实没人打得过赵子龙;何况蜀国还有马超、张飞、黄忠、魏延、严颜等猛将。

张昭是东吴的三世老臣,德高望重,他一开口,文官纷纷附和;这个说:“子瑜之见有理,望主公三思。”那个说:“关云长杀不得,主公还是谨慎为好。”

孙权犹豫不定,说:“若能劝得关云长归降,倒是一件美事,我愿把东吴都督的位置给他!只是关云长眼高于顶,估计不肯投降。”

吕蒙听了不悦,关云长一降就做都督,那置我于何地?

吕蒙说:“主公,关云长与刘玄德、张翼德桃园结义,情深意笃,生死相许,只怕不会投降;不如暂不进兵,让诸葛瑾去一试?”

诸葛瑾大喜,说:“主公、都督,关云长也不是铁板一块,当年刘备兵败,关云长被围土山,还不是张辽从中撮合,与曹操约法三章,归顺了汉献帝?为了两国罢战,我愿前往劝降!”

吕蒙冷笑道:“当年曹操对关云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赐金,下马赠银,也没能买到关云长的心!你去对关云长说,他若肯归降,我愿供奉他天天肉山酒海,出则同行,食则同餐,寝则同眠。”

孙权点点头说:“子瑜有此好心,既为关云长,也是为我东吴,此去麦城,切须谨慎。”

诸葛瑾明白孙权这句话的意思,关云长连吃败仗,对东吴恨之入骨。

诸葛瑾慨然道:“瑾若身遭不幸,亦在所不惜,聊表臣对吴侯的一片忠心。”

说完诸葛瑾转身就走,孙权急急喊住他,解下腰间佩剑双手捧给诸葛瑾,说:“子瑜,你持我佩剑去见关云长,就说我亲口承诺,只要关云长肯降,我保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以此剑为证!”

诸葛瑾大喜,恭恭敬敬地接过宝剑,来麦城求见关云长。

关云长不知道这中间有许多曲折,念在诸葛瑾是诸葛亮之兄,下令请他进来,且看他如何说话。

诸葛瑾进了大堂,抬头一看,关云长居中而坐,仍是气概非凡,威风凛凛;只是面色憔悴了些,人也消瘦得多了。

再看两旁大将,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一点不像连吃败仗的样子。

诸葛瑾暗暗佩服关云长治军有方,上前施礼说:“君侯在上,下官有礼。”

关云长神色自若,举手还礼,说:“子瑜大夫请坐,来此何事?”

诸葛瑾坐下,说:“东吴武将主战,文官主和。我与鲁肃交往甚密,又是诸葛亮的兄长,鲁肃一直主张联合刘皇叔抗曹;于公于私,我都不希望两国开战。”

关云长点点头,诸葛瑾确实智谋过人,看到了胜利背后的危机。

关云长道:“大夫乃东吴长者,高瞻远瞩,非平庸之辈可比,有话只管讲来。”

诸葛瑾知道关云长心情不好,脾气又大,旁边众将虎视眈眈,就先找话说,缓和一下气氛。

诸葛瑾说:“君侯曾记否?下官已是第三次来见君侯了。”

关云长应了一声:“嗯,确是第三回了。建安十九年你从成都来,商量归还三郡的事;今年年初,你来为孙权之子求亲;这回是第三回。”

诸葛瑾说道:“君侯举兵北伐,旗开得胜,屡战屡捷,威震华夏。只是东吴吕蒙执掌兵权,非要袭取荆州,故意装病,趁夜白衣渡江,暗取荆州,使君侯北伐大计毁于一旦,实是可惜!如今荆襄九郡尽失,西川救兵远在千里之外,麦城粮草不济,军士疲惫,危在旦夕。吴侯怜惜君侯勇猛,特地派我前来,劝降君侯。现有吴侯佩剑在此,吴侯当众承诺,只要君侯肯归顺,包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说完诸葛瑾把孙权的佩剑捧给关云长。

谁知关云长看也不看一眼,满面怒色,卧蚕眉倒竖,丹凤眼圆睁,喝道:“无耻孙权!想要我归顺他,痴人说梦!大将军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

诸葛瑾暗暗佩服,关云长英雄一世!

诸葛瑾忍不住说:“君侯息怒,听我一言。大丈夫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屈能伸。恕我斗胆,当初刘皇叔战败,君侯也曾与曹操约法三章,栖身曹营,为何现在不能暂居东吴?”

关云长怒道:“放肆!两件事岂可同日而语?当年被困土山时,我肩负保护二位皇嫂的重任,大哥又不知去向,怎能一死了之?何况我与曹操言明,降汉不降曹;我身在许都,心系大哥,才有后来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吕蒙何许人也?奸诈之贼,我大丈夫岂可与之同僚?子瑜不必多说,回去发兵来战吧!”

诸葛瑾苦口婆心地又说:“君侯!如今大军压境,如不变通,恐有不测之祸!”

关云长愤然而起,拔出腰间宝剑,说:“‘竹可焚,难毁其节;玉可碎,难去其洁。’关某一生光明磊落,宁使玉碎,不教瓦全。孙权、吕蒙猪狗之辈,奸诈小人,我岂肯与猪狗同伍乎!休再多言,我认得你,三尺青峰剑却认不得你!”

关平一看,也拔出佩剑,周仓举起一对镔铁锤,围住诸葛瑾。

诸葛瑾吓得面如土色,忙说:“君侯息怒,息怒。我一番好意,想保全君侯,我一死,麦城城毁人亡,还有谁肯在吴侯面前讨个情?”

关云长一听,面色稍霁,止住关平、周仓说:“收起兵器,还须看在诸葛亮军师的面上,不可伤他。”

诸葛瑾见劝说无用,长叹一声,站起来拱手为礼,说:“既然如此,下官告辞,君侯珍重。”

关云长朝周仓和关平使个眼色,说:“平儿,汉寿,替我送送诸葛先生。”

二将会意,关云长是要让诸葛瑾看看汉军的威风。

二将一左一右,陪着诸葛瑾走出大堂,关平喊道:“来呀,列队相送诸葛大夫!”

手下士兵轰然应诺,整整齐齐地排成队伍,刀枪明亮,一直排到城外。

城外吴兵看见城门打开,纷纷蠢蠢欲动,往前涌来。

最新小说: 希夷镖局 安里士 精灵童话诗集 万星之地 顺应天择 转生成龙,但是成为了屠龙者 烛龙I余晖之痕 大齐战纪 女帝的神级星卡师 吾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