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孤臣 > 第三二七章 诸葛亮上出师表 魏延激辩子午道

第三二七章 诸葛亮上出师表 魏延激辩子午道(1 / 2)

诸葛亮率领大军一路晓行夜宿,与民秋毫无犯,回到成都郊外。

蜀汉怀帝刘禅排銮驾出城郭三十里迎接,刘禅穿着一身崭新的龙袍,冠带毓冕,身后文武百官伺立,停御辇于道旁,恭恭敬敬地迎接诸葛亮。

诸葛亮慌忙下了四轮车,拜伏在地,说:“臣不能快速平定南方,使皇上担忧,臣之罪也。”

刘禅连忙扶起诸葛亮,口称相父辛苦了,两车并驾齐驱,回到成都城皇宫。

刘禅见大军凯旋而归,龙颜大悦,下令大摆御宴,犒劳文武官员;三军士兵,赐给酒肉、钱粮,欢饮三天,庆祝胜利。

诸葛亮从袖中掏出本章,奏报皇帝刘禅,将殁于王事的士兵之家,一一从优抚恤;又献上军功簿册,请皇帝论功行赏。

刘禅一一照准,与群臣欢饮。

忽然探马来报,魏主曹丕病逝,群臣遵遗嘱立其子曹睿为帝(魏明帝),曹睿追谥父皇曹丕为文皇帝,谥母后甄氏为文昭皇后。封钟繇为太傅,曹真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

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其余文武官僚,各各封赠。

魏国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恰好雍、凉二州缺人守把,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上表请求镇守西凉等处。

曹睿同意,下旨封司马懿为舞阳侯、骠骑将军,提督雍、凉等处兵马。

诸葛亮闻报大惊,说:“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魏国文武都不足虑:但司马懿深通韬略,善于用兵,他若统领雍州、凉州兵马,加以训练,日后必是我蜀汉的大患!我看不如先起兵伐之。”

刘禅面有难色,说:“相父,大军刚刚征讨孟获回来,人刚解甲,马刚解鞍,粮草一时也不足,怎么又要出兵?”

文武百官也面面相觑。

参军马谡说:“如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惫,只宜休养体恤,怎可再次远征?我有一计,使司马懿被曹睿猜忌,曹睿可能杀了司马懿,未知丞相钧意如何?”

诸葛亮笑问是何计,马谡说:“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但是曹操在世就疑忌他,特地嘱咐曹丕不可付与他兵权。如今曹睿刚刚继位,不知司马懿是不是真心效命,肯定不信任他。我何不暗中派人前往洛阳、邺郡等处,散布流言,就说司马懿要谋反,重立皇帝!另外再以司马懿的名义写下榜文,告示天下,四处张贴,要立新帝,曹睿必然起疑,或许就杀了司马懿!”

诸葛亮点头称善,派鲁三带上十几个人,亲自去洛阳、邺郡办理此事。

过了十几天,洛阳、邺郡城中都贴上了告示,守城的将军看了,急忙把告示揭下,飞报曹睿。

曹睿看了告示,意思是说当年太祖魏武帝,本欲传位给陈思王曹植,被曹丕篡位;如今的皇帝是曹丕的儿子,向来没有德行为王,窃据皇位,自己要兴兵征讨,扶陈思王曹植的子孙登基,先出告示,敢不从的,诛灭九族!

曹睿看完大惊失色,召集群臣商议。

太尉华歆奏说:“当年太祖武皇帝曾经对我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其心叵测,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如今他主动请求镇守雍、凉二州,分明是培植羽翼,图谋不轨。”

司徒王朗说:“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怀大志;陛下若不早点除掉他,日后必定是国家祸患。”

曹睿十分惊惶,想点兵御驾亲征。

大将军曹真劝谏说:“陛下不可。先帝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其中就有司马懿。司马懿若有异心,文皇帝必定不肯托孤于他。如今并没有真凭实据说司马懿要造反,我们看到的告示可能是诸葛亮或孙权的反间计,不能仅仅凭一张告示,就杀顾命大臣!倘若贸然出兵,是逼司马懿造反,正中敌人下怀!”

曹睿问曹真:“依大将军之意,该当如何?”

曹真说:“陛下若不放心,可以仿效汉高祖出游云梦泽的故事,率大军出巡司马懿的驻地安邑,司马懿必然前来迎接。到时候陛下观察他的动静,要是有异心,就趁他来接驾的时候当场擒拿、诛杀,可以免去战乱。”

曹睿果然亲自率领十万御林军,前往安邑;虽然司马懿应对得当,曹睿心中疑惑,还是听了华歆的劝,削去司马懿兵权,罢归田园,命曹休总督雍州、凉州军马,代替司马懿的位置。

诸葛亮听了鲁三的回报,心中大喜,写了道《出师表》,呈给刘禅,欲兴兵北伐。

刘禅耽于享乐,不想打仗,但是一直畏惧相父诸葛亮,只好展开表章一看,上面写道:“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刘禅看完,仍然不想北伐,过安稳日子多好?于是说:“相父南征刚回,军旅劳累,如今席未暇暖,又要出征,朕于心不忍;况且五虎大将马超新近病故,严颜、赵子龙等大将已老,将才凋敝,不如各守本分,等魏国伐蜀,再作计较。”

诸葛亮急道:“陛下不可!如今孟获归顺,南方平定,我军再无后顾之忧,正好出师北伐,以酬先帝遗愿!如今司马懿中计被贬,曹休能力不足,正是北伐的良机!”

刘禅沉吟不决,太史谯周出奏说:“陛下,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攻伐。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

诸葛亮说:“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泥?当初赤壁之战,曹操领百万雄师南下,也是气势汹汹,最后还不是被我一把火烧得大败而逃?先生乃书生之见,不可参与军国大事。”

谯周被噎得无语,默然退下。

刘禅无奈,只好说:“就依相父之意,请相父调兵遣将吧。”

于是诸葛亮任命郭攸之、董允、费祎为侍中,总管皇宫中之事;命向宠为大将,总督御林军马,保卫皇上;命蒋琬为参军,严颜为东川都督;命张裔为长史,掌管丞相府事;命杜琼为谏议大夫;杜微、杨洪为尚书;孟光、来敏为祭酒;尹默、李譔为博士;郤正、费诗为秘书;谯周为太史。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同理蜀中之事。

诸葛亮散朝回府,调遣诸将听令。任命前军都督: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部属:白水关太守刘雄、裨将军王平。

中军监军:扬武将军邓芝;中军参军:安远将军马谡;中军护军: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和飞卫将军廖化。

最新小说: 希夷镖局 安里士 精灵童话诗集 万星之地 顺应天择 转生成龙,但是成为了屠龙者 烛龙I余晖之痕 大齐战纪 女帝的神级星卡师 吾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