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孤臣 > 第六二七章 仗义相助勋臣子 妙计迭出送进宫

第六二七章 仗义相助勋臣子 妙计迭出送进宫(1 / 2)

嵇康和曹莹出游,救下一对苦命鸳鸯,欣喜地骑马回家。

第二天,曹莹拉着嵇康再次出游,说夫妻两人难得在一起,要回味以前相恋的时光。

嵇康不敢违拗,二人骑马出游。

这次,曹莹说去西郊看看,于是二人出洛阳西门,并辔而行。

一路赏玩风景,来到一片群山环抱的村庄。曹莹看看里面的民居盖得不错,许多人家青砖白墙黑瓦,就一马当先,骑进去察访民情。

进了村子不远,看见一排房子,一座是土墙草房,左邻右舍一家是米店,一家是小饭店。

曹莹感到奇怪,骑了一阵马也觉得口渴,就勒住桃红马,走进小饭店坐下喝茶休息。

嵇康自然是妇唱夫随,跟着下马走进饭店,小儿满脸堆笑,殷勤地过来问:“二位是吃饭啊,还是打尖?”

曹莹笑道:“本来想喝杯茶的,就来几个菜一壶酒,小酌一番吧。”

小二连忙答应,转身去后厨安排。

不一会儿,小二就端上来几个菜,送来一壶酒,请嵇康和曹莹吃喝。

嵇康不讲究,津津有味地吃喝起来,曹莹却吃不惯这村野的菜、浑浊的酒。

曹莹只尝了几口,放下筷子,看见小二在一旁闲站着,就和小二聊天。

曹莹问:“小二,你们这村子虽小,但也水土肥美,物产丰富,村民们都过得有滋有味。仅仅看各家盖的房子,就知道过得不错。”

小二也很健谈,回答说:“是啊,多亏了这几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不错;山里又有不少野生的果树,到了挂果的季节,只要你有力气采摘,果子自己家吃不玩,还能送到洛阳城里去卖,因此家家户户日子都好过。”

曹莹指着饭店隔壁一家草房问:“为何隔壁那家,还住着草房?是他们家懒吗?”

小二听了眼睛一亮,说:“客官有所不知,这户人家非常古怪,倒不是懒!”

曹莹问:“你仔细说说,怎么个古怪法?”

小二说:“这户人家姓孙,三年前搬来的,这三年内,年年丰收,几乎所有人家都盖上了瓦房。可这孙家就怪了,三年过去了,他们家和村民们格格不入,经济状况也和刚来时一样,一贫如洗,有时连一天三餐都吃不上!

村长见他们家可怜,也分了些良田给他们,可是孙家一家三口,个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扛,没有半点谋生技艺!于是,有人猜测孙家是没落的贵族,但是如果是这样,他们总该有些学问吧?哪里想到这家人统统大字不识一个,没有一个能读书习文的。

最奇怪的是,他们宁愿好几天饿着肚子,也不肯接受村民的好心接济,平日里仅靠孙老头和他儿子摸黑起来拾点牛粪或枯枝,卖点钱勉强度日。

就这样,在村民们的纷纷议论中,孙家始终保持着神秘感,成了大伙儿茶余饭后的谈资。”

曹莹一愣,问:“还有这样的人家?他们为什么不肯种田?”

小二答:“这个谁也不知道,孙家和邻居都很少说话,其他人更别提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

曹莹十分好奇,正待再问,忽然小二手指着孙家的草房说:“你们看,孙老头出来了,要不你们和他谈谈?”

曹莹白了一眼嵇康,嵇康仍然在喝酒吃菜,就自己站出来,走到饭店门口。

曹莹想和孙老头搭话,孙老头理也不理,一直走到饭店旁边的米店,身上还背着个袋子,看来是进去买米。

曹莹不声不响地跟着他走进米店,看他要做什么。

孙老头走进村里唯一的一家米店,对伙计说:“伙计买米,要买店里最上等的白米。”

米店伙计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孙老汉,我知道你的钱得来不易,我劝你还是看看这边的米吧。就你那点钱,上等白米只能买半斤不到,这边的糙米,虽然次了点,却能扛回一大袋呢,比白米更顶饿。”

孙老头脸一沉,说:“废什么话,我就要白米,还要你们这里最好的,快给我称!我难道不给钱么?”说完孙老头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放在柜台上。

伙计没办法,只好开始清点孙老头的那些钱,那一枚枚铜板,全磨得亮晶晶的,看样子,每枚铜板都不知在孙老头手里翻来覆去看过多少遍呢!

伙计数好了钱,看看孙老头带来的袋子太大,就找了个很小的口袋,装进去几斤白米。

孙老头接过米袋,眼眶里竟然是泪水涟涟,他十分珍惜地将米袋藏在怀中,躬着身子,佝偻着腰,往回走了。

曹莹十分好奇,居然跟着孙老头走进孙家,看热闹。

只见孙老头把妻子和儿子叫到跟前,郑重地取出那一小袋米。

妻子一见那一小袋白米,就忍不住大哭起来,孙老头的眼泪也是“滴答滴答”地淌个不停;只有孙家的儿子孙飞扬,才十几岁,不怎么懂事,没有哭。

曹莹疑窦更重,上前施了一礼问:“孙老伯,为何你钱不多,却非要买白米呢?”

孙老头瞪了曹莹一眼,问:“你是何人?为何擅入我家?管我的闲事?”

曹莹骄纵惯了,几曾受过人的白眼?就声音大了起来:“我是朝廷的人,居着官呢,自然能管你个小民!快回答我的问题!”

孙老头却不吃这套,瞥了一眼曹莹说:“你个女的,能做多大的官?你知道我祖上是做什么的?说出来吓死了!”

曹莹生气了,就和孙老头吵了起来,非要他把话说清楚。

嵇康听见囔囔声,连忙放下杯筷,走过来察看。

曹莹告诉嵇康原委,嵇康连忙向孙老头赔礼,同时请教他的来历。

孙老头见嵇康彬彬有礼,气消了许多,对嵇康说;“我的父亲,是先皇的大臣,姓孙,你知道是谁不?”

嵇康沉吟良久,缓缓说道:“先皇曹叡生于建安九年,母亲是文昭甄皇后。甄氏初为幽州刺史袁熙的妻子,曹操打败袁绍后,被魏文帝曹丕所纳,甚为得宠,生有曹叡和东乡公主。

曹叡从小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又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

祖父曹操对此十分惊异而倍加喜爱,常令他伴随左右。在朝会宴席上,也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武帝曹操曾经评价道:‘我的家族基业有了你就可以继承三代了。’

曹叡好学多识,尤其留意研究律法。晚年(公元238年),曹叡的病情逐渐开始恶化,到年底时,他已经重病不起了。

无奈之下,曹叡只能早做传位之事的打算。在此之前,曹叡的叔父曹植为了掌权,他曾上书曹叡,称帝王在关键时刻,还得依靠自己的亲人,而曹叡听完曹植的话后,虽然依旧没有重用曹植,但却将这番话牢记于心。

正因如此,在最初设想托孤大臣这件事时,曹叡是动了很多的心思。

曹叡本想让燕王曹宇为托孤大臣之首,他下诏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准备让曹宇掌管内外军事大权。包含曹宇在内,曹叡一共选择了五位皇族成员,除了曹宇外,还有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以及骁骑将军秦朗。

最新小说: 希夷镖局 安里士 精灵童话诗集 万星之地 顺应天择 转生成龙,但是成为了屠龙者 烛龙I余晖之痕 大齐战纪 女帝的神级星卡师 吾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