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孤臣 > 第九四八章 四大才子初聚首 各显神通游西湖

第九四八章 四大才子初聚首 各显神通游西湖(1 / 2)

唐伯虎邂逅祝枝山,被祝枝山拉去喝酒。

祝枝山点了一桌子好菜,还有几壶美酒。唐伯虎看看,笑道:“祝兄家资丰厚啊,出手很是阔绰。”

祝枝山摆摆手说:“这些酒菜算什么?不瞒贤弟,这吴县里的所有酒家我都去吃过,哪家什么菜好吃,什么酒够劲,我全知道!”

唐伯虎问:“那么我家的酒馆你也去过?什么菜最好吃?”

祝枝山脱口而出:“西湖鲤鱼!你家酒馆做的西湖鲤鱼非常好吃,糖醋放得恰到好处,多一糖就腻,多一点醋就酸,不多不少,那是正好!你家厨子是请的杭州人吧?”

唐伯虎笑道:“真被你猜中了,正是杭州人!对了,祝兄你遍享美酒佳肴,家里以何为业?”

祝枝山神秘地一笑,说:“你猜?”唐伯虎猜了士农工商,祝枝山都摇头说不对,非要唐伯虎连干三碗酒才肯说。

唐伯虎无奈,仗着年轻,果真一口气喝下去三碗酒!祝枝山笑道:“告诉你吧,我家境一般,全靠我这一支笔赚钱!”唐伯虎说:“哦,你是以卖字为生?”祝枝山翕然一笑,说:“我不单单靠这个!吴县有钱的人多,钱多的人爱使气,经常有人打官司!我研究透了大明律法,没事就给人写状纸,指点他打官司,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败诉过!当然我也不傻,求我写状子的人,我先要问明案情,有把握胜诉的才接,付不起酬金的也不接,所以我逢诉必胜,名气越来越大,求我的人越来越多,这酬金吗,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嘿嘿。”

唐伯虎毕竟年轻,初次听见这种事,佩服不已,连连举杯,敬祝枝山酒。

祝枝山得意洋洋,把自己反败为胜的几桩官司眉飞色舞地讲给唐伯虎听,说完喝了一口酒,又吃了两口西湖鲤鱼。

祝枝山嚼着鲤鱼,忽然兴起,对唐伯虎说:“贤弟,我有一个好友,家住杭州,名叫周文宾,也是一个才子,我这就带你去见见他如何?你放心,盘缠都是我出,包吃包住!嘿嘿。”

唐伯虎不由得一愣,说:“小弟从未出过远门,好歹要回去禀报父母一声,明日出发如何?”

祝枝山也不勉强,又叫店小二下了两大碗面来,二人吃饱喝足,拱手告别。

唐伯虎回家禀告父母,母亲丘氏不同意唐伯虎去,说:“祝枝山是个有名的讼棍,赚的都是昧良心的钱,你不应该和他交往。”父亲唐广德却说:“祝枝山为人并不坏,只是恃才傲物,有些玩世不恭,书法和文章都不错的,我见过他几面。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跟他去杭州游玩一番也好,长长见识。只是路上你却不能花祝枝山的钱,君子之交淡如水,为父多给你些银两带去,多交几个朋友也是好的。”母亲丘氏向来贤惠,见丈夫同意,也不再反对,默默地去给唐伯虎收拾行囊。

第二天一早,唐伯虎刚刚起床,祝枝山就找上门来,兴冲冲地拉起唐伯虎就走!

唐伯虎喊住祝枝山,要从家里带匹驴子作为脚力,祝枝山一笑说:“你真是外行!从吴县去杭州,坐船最好,既可欣赏两岸的风光,又不劳顿,一路上饿了就吃喝,困了倒头便睡。不瞒你说,我昨日回家就雇好了船只,带了个家仆叫祝童伺候,还搬了几种美酒到船上,你就跟我走吧!”

唐伯虎听了好笑,这祝枝山真会享受,于是不再多说,跟他来到码头,登舟出发。

一路上游山玩水,唐伯虎初次出远门,十分兴奋,一路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祝枝山是真坏,每逢一处美景,都让唐伯虎画一幅山水图给他,然后才肯回答问题。唐伯虎有求于人,只好答应,祝枝山心里暗暗估算,这一路上得到的画,拿去卖掉足以抵销一路的盘缠了,心里暗暗高兴,却不说破。

一路来到杭州文征明府上,文征明闻报十分高兴,亲自出迎。

路上祝枝山已经给唐伯虎讲过,文征明和唐伯虎同年,比唐伯虎晚出生八个月,原名文壁,字征明。文征明为人谦和而耿介,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他与沈周共创“吴派”。

文征明笑呵呵地把唐伯虎与祝枝山请进家中,大摆酒宴款待,同席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曾任应天府太仆寺丞,后因病告归;另一个也是江南才子叫周文宾。

周文宾恰好来拜访文征明,被邀参加宴会,文征明自然要介绍一番说:“这位才子叫周文宾,比唐伯虎兄小些,天性聪颖,少长文理,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文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翰林,自幼习画,书画精湛。少年时其姐夭亡,文宾容貌酷似姐姐,为解母亲失掉女儿之痛,心生一计,于是扮作姐姐以慰藉母亲,扮得惟妙惟肖,从此得到‘周美人’之外号。”大家纷纷见礼,唐伯虎仔细打量周文宾,果然长得非常俊美,气度儒雅!

席间杯觥交错,自然先敬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文林久经宦海,笑着打量了四位少年英俊一番,推说不胜酒力,先行退席。

祝枝山给唐伯虎介绍说:“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唐伯虎对绘画一道情有独钟,立刻举杯敬酒,请文征明取大作了观赏。

文征明谦逊了几句,起身取来几幅画作,大家掌灯细看,赞叹不已!

唐伯虎笑道:“文兄,小弟也喜欢绘画,今日一见大作,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受教了!”文征明连忙说:“雕虫小技,不值方家一哂。”

周文宾怂恿说:“文兄非但绘画自成一家,书法也很独特,听闻祝枝山兄是此中高手,请祝兄点评点评?”

祝枝山眯着眼睛,凑到画作上细看文征明的字,然后笑道:“文征明的书法起初应该是师从李应祯,后来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风貌!他的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实为当代第一人!”

文征明连忙说:“祝兄过誉了,在下只是胡乱写上几笔,怎敢称为当代第一人?”说完举杯敬酒。

四人杯觥交错,谈论文章诗词,书法绘画,十分投契,喝得兴高采烈。文征明席间出来小解,在东厕里正遇到父亲,父亲文林对他说:“孩儿,你交的这三个朋友,都是当代俊彦,现在虽小,日后必定大放异彩!”

文征明恭恭敬敬地说:“孩儿无知,还请父亲大人点评我们四人一番?”

文林笑道:“你四人中,当以唐伯虎才华第一,但伯虎虽然有才,却为人轻浮,做事不稳,恃才傲物,恐怕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呀!祝枝山的字不在你之下,岁数也比你们三个大些,但此人胸无大志,市侩气略微重些,爱占人便宜,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息。周文宾略嫌柔弱,人是个善良的好人,书生气也重,诗词极佳,诗作也多,日后会四平八稳地渡过一生。而孩儿你,厚朴耿介,慎言谨行,比他们三个或许成名晚些,但将来的成就必定在三人之上!”

文征明笑笑,回到酒席上,唐伯虎说:“文兄,明年朝廷有乡试,你我一同下场一搏如何?”文征明欣然同意,举杯敬酒。

祝枝山忽然说:“文贤弟,年关将近,听说你们杭州的习俗,是家家户户要贴无字联,可有此事?”

周文宾抢着回答说:“确有此事!年关将近,心急的人家已经贴好了无字联,寓意为一年无事之意,讨个彩头。”

祝枝山顿时哈哈大笑,说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我们四个文人,可算是江南四大才子了,酒后无趣,不如上街走走,把那些无字联给他提上字如何?”三人一听,一致赞同,于是兴高采烈地一起出来,在大街上闲逛。

走出不远,文征明指着一户人家说:“这家是杭州有名的大善人,平日常常做好事,深得百姓的爱戴”,祝枝山一听,点了点头,微微一笑,大笔一挥,在无字联上写下一副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乐有余。然后踮起脚来,写了一副横批:为善必昌!

后退几步,看着自己的“杰作”祝枝山甚是满意,点了点头,说道:“走,去下一家”,四个人继续前行,走过一条巷子口,听见里面有激烈的吵架声,就走进巷子看热闹。

那户人家门开着,里面一对小夫妻二人正在吵架,吵得非常的激烈,边吵边骂!祝枝山四人静听了一会,原来是这家男主人外出经商一年,回家后,女人见他囊内无钱,顿时气得吵了起来,原本希望这丈夫出去一年,过年回家团圆能带些钱财回来过生活,却没想到囊中无分文,便越想越生气,当即要求丈夫不许吃晚饭,不许抱孩子!

男人气得脸色煞白,大骂妻子嫌贫爱富,骂了一阵,忽然伸手捉住妻子的手伸进自己裤兜!妻子摸索了一阵,掏出几个赤金戒指,原来是丈夫赚到了钱,怕带着银子回家显眼,就换成了几个金戒指!

妻子立刻换了一副笑脸,抱着丈夫又亲又夸,笑容满面,刚才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看得门外的祝枝山等人,连连摇头叹气,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莫过于此了吧?

沉思了片刻,祝枝山便以此为题,想出了一副对联,大笔一挥,在这户人家大门的无字联上写出了上联:囊内无钱,休想饮食男女。然后笑眯眯地把毛笔递给身边的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三人。

三人知道祝枝山这是考自己,纷纷紧张地思索着下联,唐伯虎第一个反应过来,接过毛笔写出下联:袋中有物,便成柴米夫妻!

四人哈哈大笑,拍手称绝,转身继续前行。

最新小说: 希夷镖局 安里士 精灵童话诗集 万星之地 顺应天择 转生成龙,但是成为了屠龙者 烛龙I余晖之痕 大齐战纪 女帝的神级星卡师 吾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