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马拉加。后定居法国。父亲是艺术家和美术教师。毕加索在巴塞罗那接受短期学院教育时已显露才华,十六岁时举办首次个展与在报刊发表作品。1900年与1901年两度访问巴黎。在卢浮宫博物馆研习了古典主义大师及先锋派、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作品,对各种风格进行试验。在巴黎的第一幅作品《煎饼磨坊》表现了大城市的夜生活,显露出雷诺阿与劳特累克对他的影响。1904年前,作品多表现乞丐、娟妓、病童和饥民,瘦削的人物造型和灰、蓝的统一调子,是这一时期作品的特征,如《熨衣妇》、《节俭的饮食》,描绘了形象憔悴的贫苦人们。被称为忧郁的蓝色时期。1904年定居巴黎,至1909年住在蒙马特尔一处绰号“洗衣船”的公寓。1905—1907年间的作品从忧郁的蓝色转为浪漫的粉红色或淡黄褐色。多描绘马戏演员,富于人情味。仍以线描为主,技法纯熟,感觉敏锐。其时虽值野兽主义活跃至顶峰,毕加索也在1905年会见过马蒂斯,但未参加这一色彩革命,未参加秋季沙龙或独立沙龙的展览,而是独立探究绘画的根本问题。这一年所画的《格特鲁德·斯坦》肖像画,具有雕塑般的原始主义的风格,表明了毕加索绘画风格的转折。1907年完成《亚威农的少女们》,这幅被称为20世纪第一件立体主义绘画的作品,虽然显现出众多画家尤其是塞尚对他的影响,但十分显然,毕加索在这里对于绘画空间概念的表达具有创造性的意义。这幅大型人物习作把几何化了的人物和封闭背景的几何形体结合起来,将绘画从透视绘画和具象艺术的传统中解放了出来。1907年他与勃拉克相遇,共同的目标使他们一同工作直至1914年。静物与肖像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课题,同时毕加索还尝试立体主义雕塑。他们追求在不破坏绘画的平面性,不落入对外在表面模仿的前提下,致力于创造一种能界定量感与其关系的绘画语言,创造出绘画空间和结构的新概念,即以后被称为立体分析主义的绘画语言。作品如《弹曼陀林的少女》、《手风琴师》等。1911—1912年毕加索完成了最早的一幅完整拼贴《静物和藤椅》,第一次将实物引进画面。他与勃拉克尝试了用一切造型手段,包括传统的、试验的,及手头的任何材料去作画,这即是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的试验。立体主义语汇不断扩展,在欧洲发生了重要影响。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勃拉克加入法国军队,毕加索作为非交战国的西班牙人在巴黎直至1917年。期间,他对安格尔的素描发生兴趣,作品归复传统,完成了一系列线条优美的写实的肖像线描。1917年去罗马,为俄国佳吉列夫芭蕾舞团当设计师。战后初期,毕加索以多种方法对立体主义进行试验,包括古典主义风格,这体现在一些线描与彩色画中,时而显露了罗马雕塑的风格,如《沉睡的农民》,时而为古典的抒情主义,如《排箫》,时而归复玫瑰红的时期,如《戴面纱的女人》,时而又创造出立体主义传统的作品,如《三个音乐家》等。后者以三个面具似的神秘人物使立体主义绘画呈现出表现主义或幻想的特征。随着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出现,毕加索也曾探索幻想的领域,1925年的《三个舞者》即是一例。其后,他又一度重新对雕塑发生兴趣,创作了大量铅笔线描和具有雕塑结构的绘画。1932年创作的《镜前少女》则又截然不同地具有优美、抒情、神话般的意境和异国情调的色彩,是又一幅立体主义的作品。毕加索不断地以他的多产、多变,且十分极端的变化而令人惊叹。
1937年,有感于德意法西斯轰炸格尔尼卡的事件,毕加索创作了仅以黑、白、灰三色组成的3×7米的巨幅壁画《格尔尼卡》,这幅以凄烈的灯光,嘶叫的马和痛苦扭曲的人体结构的劫难惨像,强烈地传播了恐怖与痛苦的壁画,陈列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毕加索不断地在绘画、雕塑、陶艺、版画等多方面以多变的清新的面目,不断创造出令人惊奇的作品,成为当时在世的最有名的画家。他在1930年获卡内基国际展览会奖。他曾经在欧洲与美洲多次举办大型回顾展。战后毕加索的艺术风格虽不明确显示阶段性的变化,但多样的风格与样式活跃地体现在他多方面的探索中。
毕加索早期的雕塑风格较为严谨,30年代起尝试了多种雕塑风格,如铜雕《变形》具有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风格。二次世界大战后毕加索又制作了大量陶塑。毕加索以他不竭的创造力,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施选青)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