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里奥(Luciano Berio, 1925—)
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一度学习法律,后入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1950年毕业后赴美国。1951年曾短期受教于达拉毕可拉。自1954年始,多次参加达姆施塔特假期讲习班,并创作了带有明显序列主义风格的管弦乐曲《九度》。1955—1959年间,在马代尔纳的协作下,主持意大利米兰广播电台电子音乐实验工作室。同时创办《对立的音乐》的新音乐刊物及举办系列音乐会。1960年以后,曾在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大学与音乐中心任教。1965—1971年,任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作曲教师,创立了该校的新音乐团并兼任指挥。1972年返回意大利。贝里奥因其在作曲方面的成就,曾获欧洲文化基金会奖、西贝柳斯奖及意大利奖等多项荣誉。
贝里奥的创作样式包括音乐戏剧作品、管弦乐曲、重奏曲、独奏曲及磁带音乐等。他认为“音乐的表现”高于一切。“体系只是音乐偶或用之的一种可能性”,而不应“为了应用某种体系而去创造音乐”。因而,他对一切“自身封闭的作曲体系”持怀疑态度,并追求不断的更新,扩大表现手段的范围。贝里奥在创作中,常将“异质的素材”,以不同手段使之相互渗透、交叉,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在为五件乐器及磁带而作的《差异》(1958—1959)中,他力求使乐器音响与电声相互补充、溶合。在其最重要的作品《交响曲》(1968—1969)中,则寻求人声与乐器、音乐与语言在结构上的统一。在他为人声与乐队而作的《合唱》(1975—1976)中,则取用来自不同文化源流的民间歌曲为素材,并用不同技术手段处理,力求各种相互对比的素材在逐级的过渡中渗透、溶合在一起。在《主题一乔伊斯礼赞》(1958)中,他将人声的音响谱加以分解,将单词加以剪辑,形成复调化的层叠。贝里奥认为“音乐本身要求一种新的听赏方式”,在《环绕》(1960)及《阿利路亚Ⅱ》(1956—1957)中他十分强调演奏员排列的空间位置,以便“在听众与新音乐风格之间”建立一种“生动的、相互作用的、精神上的联系”。(杨立青)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