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电影(Underground Fiim)
50年代在美国纽约有一个专门放映实验电影的资料馆,因经常放映性题材影片而多次受到警察当局的干预。这类实验影片的制作和放映活动便愈来愈转入地下,因而得名。待当局的管理松动后,地下电影便转移到大学和一些专映低成本影片的小影院放映。地下电影运动没有统一的纲领和组织,因而在这一名称下,实际上包含有多种类型和风格的影片,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倾向:一是超现实主义倾向。这类导演用电影来表现自己的主观经历、回忆、幻想和梦想,或是将种种神话的、神秘的、哲学的或者文学的想象编入电影中。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斯坦·勃拉卡其的《飞蛾幻影》(1963)、《狗、星、人》(1961—1964),肯尼斯·安格尔的《快乐圆顶屋落成典礼》(1958)、《天蝎星座东升》(1963)、《库斯托姆·卡尔别动队》(1965),格里戈里·马可波罗斯的《力量倍增》(1963)、《伊利亚受难记》(1964—1966),埃姆施维勒的《图腾》(1962—1963)、《相对论》(1966),罗伯特·勃里尔的《呼吸》(1963)等。二是达达主义倾向。这类导演多用剪自许多别的影片的胶片来拼接自己的作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布鲁斯·康纳的《电影》(1958)、《报道》(1963—1967)、《玛丽莲梦露的五个时期》;斯坦·范德比克的《骗局》(1960)、《窒息》(1964);罗伯特·纳尔逊的《黑人母亲塞古巴的自白》(1964—1965)。三是结构主义倾向。这类导演主张表现手法和情节简单化,他们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并创造新的时空观念。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迈克尔·斯诺的《波长》(1967)、《》《1969)、《中央地区》(1971),肯·雅各布斯的《江湖艺人的儿子汤姆》(1969),安迪·沃霍尔的《睡眠》(1963)、《帝国大厦》(1964),埃尔尼·吉尔的《反射》(1969)。尽管地下电影的导演和作品风格迥异,但也呈现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拍片均由个人独立制作,集导演、编剧、摄影、剪辑、配乐于一身,不建立摄制组。第二,题材上趋向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第三,力求在形式上标新立异,摈弃传统电影技巧。如安迪·沃霍尔的《睡眠》,是一部长达六小时的描写一个男人睡觉的影片,导演要探讨的是电影的“持续性”和“实际时间”元素。斯诺的《波长》是一个长达四十五分钟的单镜头,在一个约二点五米长的房间里无休止地变焦。第四,无例外地使用十六毫米胶片,以此作为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个标志。第五,坚持低成本,不聘用“明星”,尽量避免出外景,不搞群众场面。美国的地下电影经影评家亚当斯·西特尼的介绍和60年代中期在意大利举办的“新美国电影”回顾展后,欧洲许多国家也出现了地下电影。地下电影是一种和好莱坞由垄断资本控制的电影制片机构相抗衡的现象,它对于摆脱传统电影的束缚,创造新的电影表现语言和培养具有独创性的导演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它也存在着“为艺术而艺术”和脱离社会现实的缺陷。(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