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里尼(1 / 1)

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

意大利电影导演。生于里米尼市。从影前曾是罗马一家画报和文学期刊的记者。1939年开始电影剧本创作。1944年为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编剧,并作为罗西里尼的助理导演参加了《游击队》等片的摄制。处女作《杂技之光》(1950)和《白酋长》(1952)、《浪荡儿》(1953)等使他初露才华。在1954年执导的《道路》与后来的《诈骗记》(1955)、《她在黑夜中》(1957)等三部作品里,费里尼把镜头对准了社会下层的小人物:流浪艺人、小骗子和妓女,但与其他新现实主义电影不同的是,他着力于表现这些境遇悲惨的小人物受压抑的内心世界,因而这些影片被影评界称作“内心的新现实主义”作品。1960年摄制的《甜蜜的生活》,标志着费里尼创作道路的重大转折,这部影片的题材从表现下层贫民的畸型心理,转向揭示社会上层人物的腐朽和精神空虚;叙事方式上从完整的故事结构,转向“块状”的、无逻辑联系的生活场景连缀,用以揭示在金钱与私欲主宰下的世界里“理性的破灭”的悲哀。此后,费里尼的影片进一步从客观叙述走向了主观表现。代表作就是《八部半》(1963)。该片表现主人公吉多作为一名电影导演所遇到的困惑、痛苦以及产生的幻想、梦境,实际上带有费里尼自身的浓重自传色彩。而反情节的结构,无逻辑的潜意识场面使它成为典型的“意识流”电影作品。这以后,费里尼似乎越来越迷恋于日常现实生活与奇异的梦幻之间的联系。为了表现现代生活的形形**的表面特征和导演主观的感受,他在探索各种超现实主义技巧方面越走越远。这一点甚至在片名中也可以看出,如《费里尼:萨蒂里康》(1969)、《费里尼—罗马》(1972)、《我的回忆》(1973)、《费里尼的卡萨诺瓦》(1976)、《扬帆》(1982),以上影片大都为导演借人物在表现自己的“梦幻”、“印象”或“回忆”,画面夸张,几乎都表达了人对现实世界感到难以捉摸、困扰不安这样一个主题。他是迄今为数不多的、获得过二十次以上国际电影大奖的导演。(丁罗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