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1 / 1)

荒诞派戏剧(Theatre of the Absurd)

本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并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的戏剧流派。该名最早由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于1961年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提出。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尼采哲学、直觉主义和存在主义。两次世界大战留下的灾难和创伤使西方世界的人们感到精神的幻灭,觉得“存在即荒诞”。荒诞派剧作家正是从这一存在主义的命题出发,发挥了加缪的“荒诞”观念,多表现世界的不可知、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人对于物的异化、自我本质的丧失等主题,反映出相当一部分人所感受到的荒诞感和精神危机。艺术上,荒诞派戏剧一反传统的戏剧形式,他们认为既然人的存在是荒诞的,那么就只能用荒诞的手法来予以表现了。这派剧作很少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更无所谓戏剧冲突;剧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没有连贯的语言,台词常是紊乱、重复、不讲语法结构的;他们还要求用形象直接表现精神和心理的活动,而反对任何的介绍说明,以使观众直接从形象体验到荒诞的感受。荒诞派的代表作家作品有:法国的萨缪·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最后的一局》;法国的欧仁·尤涅斯库及其《椅子》、《秃头歌女》、《阿麦迪或脱身术》;英国的哈罗尔德·品特及其《生日晚会》、《看管人》;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比及其《美国梦》、《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等。(夏岚)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