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凶杀案(Murder in the Cathedral)
英国诗人艾略特著。发表于1935年。剧中的托马斯·贝克特原是英王亨利二世的宫廷大臣,后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对待教会的问题上,亨利二世与其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贝克特逃亡法国。七年后,经法王路易七世调解,贝克特终于能回到坎特伯雷,但亨利二世与他的矛盾并未缓解,于是派人到坎特伯雷大教堂将他暗杀。幕启,大教堂的女子合唱队唱出忧郁、沉重的前奏曲,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惨案。贝克特踏着歌声走了进来。接着,先后进来四个诱惑者,他们都企图让贝克特改变立场,但贝克特抵御住了各种诱惑,决心牺牲自己,做一个殉道者和圣徒。合唱队的歌声又起,四个骑士突然闯入主教宅邸,他们大肆攻击主教,正当他们想刺杀主教时,牧师们及时赶到,骑士们离去。牧师们为了主教的安全,竭力主张主教去大教堂躲一躲,并且为他关上大门。但贝克特执意不让大门关上,面对骑士们的剑,贝克特泰然走向死亡。全剧在合唱队的安魂曲中结束。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和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影响,本剧体现了作者善于用暗示的方法制造神秘的宗教气氛的特点;艾略特对宗教深有研究,在30年代,艾略特又寻求在宗教中解脱自己,所以,本剧又是作者这一思想的体现。诗人塑造贝克特的形象,被人们认为是用以宣传宗教的献身精神。(陈雨人)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