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芭蕾(Symphonic Ballet)
一、指一种编舞方法。主张舞剧、舞蹈的编舞借鉴交响乐的技巧原理,采用和声、复调、变奏等手法,使舞蹈结构、画面呈现出多层次、交响化的视觉形象。这种编舞法可远溯至《吉赛儿》第二幕(原作首演于1841年,巴黎;1860年起,马留斯·彼季帕修改后,演于彼得堡),《舞姬》第三幕(马留斯·彼季帕,首演于1877年,彼得堡),《天鹅湖》第二幕(列夫·伊万诺夫,首演于1895年,彼得堡)等作品,均运用过交响化编舞方法。20世纪初,福金在他编导的《仙女们》(1909)、《火鸟》(1910)、《天方夜谭》(1910)等作品中,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方法。但此后,这种编舞方法虽在抽象舞蹈中流行,但在舞剧和情节芭蕾中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50年代,苏联的编导家们重新在舞剧和情节芭蕾中,采用交响化的编舞法,其代表人物是尤里·格里戈罗维奇,他编导的《宝石花》(1957)、《斯巴达克》(1968)等作品,将舞剧的戏剧性和音乐**融一体。二、指芭蕾中的一种体裁(样式),即根据音乐作品(交响乐),而不是根据文学故事,创作的芭蕾作品,常为非情节性的抽象芭蕾。18世纪以后,由于诺维尔等人的倡导,情节芭蕾成了芭蕾,甚至剧场舞蹈的最主要形式。20世纪以后,一些舞蹈家认为芭蕾中古典舞不善于叙述故事,更适合表现抽象感情,于是放弃情节和戏剧性,不采用哑剧动作,完全以古典舞为表现手段,以交响乐作为创作的脚本,开创了交响芭蕾这一样式。早期的实践者是俄罗斯舞蹈家戈尔斯基编导了格拉祖诺夫的《第五交响乐》。1923年苏联舞蹈家费·洛普霍夫根据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编导了《伟哉苍穹》,当时受到批判,因而这些早期的探索性作品鲜为后人所知,未能产生影响。1933年莱奥尼德·马辛根据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乐》编导的《预兆》,是西方第一部有影响的交响芭蕾。后来他又根据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乐》编导了《舞蹈狂》(1934),根据柏辽兹的作品编导的《幻想交响曲》等。交响芭蕾这一术语,也是在这个时候才被广泛采用的。当代交响芭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市芭蕾舞蹈团的乔治·巴兰钦,代表作有:《小夜曲》(1934)、《巴洛克协奏曲》(1940)、《C大调交响曲》(1947)、《小提琴协奏曲》(1972)等。(谢明)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