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超博一听,这不是和唐朝的府兵制有些类似吗?地方有地方守军,中央有中央战兵,守兵为地方防御部队,战兵就是机动部队。一旦哪里有战事,守兵就紧守城池,再派战兵进行支援,这个办法可行,不用每次有战事就这里调兵那里调兵的。
但是娄圭说的确实是个问题,每个地方该驻多少兵马,这个必须要考虑清楚,兵少了有战事就守不住,那也没有用,兵多了,钱粮撑不住,而且招那么多兵一天到晚闲在那里也不是个事。
众人听罢,也都纷纷点头。确实,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的城池驻兵数量肯定是不一样的,县城、郡城、州城所需要的兵力情况也不一般。
就拿河南来说,洛阳和周边县城所需要的兵力不可能一样,否则根本是防守过来的。既然思路定下来了,那么接下来众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起各处城池关隘所需兵力的情况来。
各处驻兵到底该是数量多少,其中步卒多少,骑兵又配备多少,都要一一商议。
六个人商量了整整一天后,才将兵制和兵力安排确定好。
首先治下士卒分为辅兵、守兵和战兵三级。辅兵也就是民夫,平时只是普通民众,到了战时再征招,主要目的是协助运送粮草物资和协助守兵搬运守城物资,而守兵和战兵则是真正的士卒。
几个人商讨后决定,守兵级别限定在35级以下,也就是七阶以下的中级兵种。战兵则限定为七阶以上的高级和禁卫级别兵种。步卒的兵种构成还是和以前一样,以一千部基本构成,每部中有刀盾兵两曲400人,长枪兵两曲400人,弓箭兵或者弩兵一曲200人。
而骑兵和特殊兵种单独成军,不放入普通步卒当中。
各城池关隘放置的守兵为县城级别为3000到5000人,特殊位置的县城另算,配备普通骑兵一屯或者一曲;郡城级别守兵数量为一万到两万人,配备普通骑兵一部到三部,特殊位置另算;州城守兵为两万到四万人,配备普通骑兵三部到一校。
除了县城以外,还有需要的驻兵的就是各种关隘和水军营地,现在洛阳军已经有了一万多的水军,而水军营地也有三处大港和一处水寨,三处大港分别是孟津港、小平津港和河内港,水寨就是虎牢关水寨。
皇甫超博这才发现,洛阳为什么被称为是四处之地了,泥玛,到处都要守,自己好不容易凑起了一万多水军,竟然有四个基地要守。
河内港乃河内唯一的大港,也是东面诸侯水军进入洛阳水域的屏障,所以必须驻扎重兵,水军最少要驻一校兵马,水寨守兵至少也要达到一校兵马,而孟津和小平津两处相隔较近,孟津素为洛阳最重要的港口,所以两地以孟津为重,故而孟津水军也需要一校,守兵也要达到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