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射座椅,飞行员最后的保命手段。
当飞机失事的时候,飞机肯定是没了,但是可以再造,但是,飞行员一旦没命了,那就彻底没了。
飞行员,都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身值等金,绝对是没错的,所以,在保护飞行员方面,各国都是不遗余力的。
而保护飞行员生命的最后一道,就是弹射座椅。
别看一个小小的座椅,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制造,主要的就那么几类,西方世界,大量使用的就是牛国的马丁-贝克的弹射座椅,所以它是世界上份额最大的,几乎要占据一半了。
各国也都觉得这种座椅可靠,哪怕是现在国内生产的歼十四的出口机,很多订单也指明了要装马丁-贝克的弹射座椅。
国内也有弹射座椅,完全是自我研发的,但是性能上,要稍稍差一些。
要说全世界最好的,当然就是熊国的红星设计局的K36弹射座椅了,现在的米格-29,装备的就是这款弹射座椅!
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就看着这款座椅在空中打出来了一个弧形,几乎是从横着的位置变成竖直的了,然后,继续向上爬升!
整个座椅,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航天器了,现在,当看到它开始向上飞的时候,所有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还好,不会出人命了!
在这种情况下,K36居然都能够完成它的使命!它能够完成那样的一个动作,靠着就是座椅后面伸出去的两个长长的触角一样的东西,那是它独特的一款装备,救生伞!
如何调整弹射座椅在离开飞机后的飞行姿态,是一个大问题,水平飞出来了,怎么把座椅竖起来,让座椅向上飞?
这个问题,难住了很多人,西方的专家们,考虑的主要是采用微型火箭发动机来进行姿态调整,但是经过反复的尝试,证明这个方法并不好。
只能用固体火箭,平时包装好,该用的时候随时用,不可能用液体火箭,否则保养人员就更骂娘了。
但是,固体的火箭发动机在启动过程中只能提供固定的推力,不能做到随速度和座椅姿态角度的的变化而实时调整推力,这样,控制起来是无比困难的。
但是人家熊国的工程师呢?巧妙地在飞行员肩部的左右两侧设置了两个救生伞,在弹射离机后迅速打开,靠着这两个就圣餐,巧妙地把座椅给拉正了!
这就是熊国工程师特有的思维,他们的整合能力是最强大的,无人能及。
不仅仅是能够在高速气流的冲刷下座椅会自动调整好,而且,他们为了满足不同速度下的座椅姿态调整问题,救生伞采用了开缝设计,通过缝隙的大小实现不同速度下的高低速兼顾。
现在就是如此,那两个伸出来的触角一样的东西,成功地把弹射座椅给拉正,下面的火箭发动机,就干火箭发动机该干的事,增加飞行员的高度,其他的,就交给其他的装备来做!弹射座椅继续向上,爬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火箭发动机也完成了使命,那道炽热的火苗消失了,接着,飞行员就和座椅分开了,天空中绽开了一朵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