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的时间里,各国的步枪口径都是混乱的,各自选择各自的标准,一直到世界大战结束,7.62毫米步枪才随着突击步枪的发展成为了主流,不过,由于口径太大,后坐力和枪口上跳问题还是不好解决。
所以,鹰国首先提出来了5.56毫米步枪子弹的标准,这个标准,很快就成为了西方的主流口径。
而跟着,熊国也开始了研发,选择了5.45毫米口径,一时间,全世界的步枪,都开始向着小口径转变了。
在同样的携带重量的情况下,小口径的子弹可以携带的数量更多,而且,很多战斗的爆发也都是在二百米以下的,所以,小口径的概念沸沸扬扬。
另一方面,小口径的子弹在进入人体之内,可以发生更明显的翻滚,这样能更好地杀伤敌人,创造的威力甚至比大口径步枪还要高。
汉国自然也在紧随这个小口径的潮流,经过了多年的研究,选择了5.8毫米,而且,紧随着世界的步枪发展潮流,搞出来了95枪族,也算是进入了小口径步枪和无托步枪的序列之中。
但是,后来呢?
装备部队之后,无托步枪还是给陆军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而陆军又是一个最保守的军种,经过了反复的权衡之后,03枪族又出来了,这种突击步枪,再次回到了有枪托的结构,而95步枪,注定就是昙花一现了。
而就在之后,鹰国人在山地国的战争中,发现了小口径步枪不够用了。
山地国的战争,交战距离和以前的经验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是山区和沙漠,所以,经常会出现在五百米左右的交战区域,这种时候,他们的5.56毫米步枪就已经无能为力了。
其实,步枪的子弹可以飞行很远,5.56毫米的子弹,飞到五百米外没问题,但是这种时候,子弹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七百米每秒以下,在这种时候,即使能够命中目标,也不会产生变形和碎片,无法带来什么杀伤力。
鹰国军队突然就发现,他们手头只有7.62毫米的班用机枪还能维持住杀伤力,但是,不可能整个步兵班都采用同样的装备,机枪虽然杀伤力惊人,但是对子弹的消耗也是很大的,一个步兵班只能有一个机枪手,否则的话,他们的火力持续性就严重不足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为了统一口径,方便补给,他们的班用机枪,不少用的也是5.56毫米口径的,所以,他们的自动步枪够不着的地方,他们的班用机枪也是无能为力,当时处于战斗状态的鹰国大兵,不知道拿着手里的烧火棍是什么感觉,而他们的对手,拿着看起来落后的AKM,可以用7.62毫米的子弹,毫不费力地倾泻过去。
鹰国人终于发现,6.8毫米的口径很不错,这个口径介于小口径和正常口径之间,所以也被叫做中口径,弹头重量为7.45克,几乎是5.56毫米的M855 弹头重量的2倍,这样,就可以保证远距离上的杀伤力,同时,这种子弹的弹壳长度与5.56毫米枪弹相似,一个正常的M-16的30发弹匣可以装进去28枚6.8毫米SPC子弹,所以,步兵的携带子弹的数量不会有大幅度的缩减,而且,哪怕是到了六百米,它的剩余能量也比5.56毫米子弹高出百分之四十。
所以,6.8毫米的步枪子弹的呼声,那是越来越高,不过,这可不容易,毕竟5.56毫米的子弹已经生产了几十年,库存量很大,虽然以前7.62毫米的子弹也生产了不少,毕竟可以装在机枪上用,但是一旦全面使用6.8毫米的子弹,那5.56毫米的子弹就彻底地废弃了,这是巨大的浪费,哪怕就算是财大气粗的鹰国,也绝对不敢这么做,后来随着山地国战争的结束,有关是否要换口径的话题,就不再那么热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