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贾琛顺利回到京城。
提前接到信件的杨庆、杨喜、林石头和林大勇四个早已雇好了车马脚夫等在码头接人。
贾琛带回的东西非常多,他的东西加上二十几个林氏旧仆和他们的行李物品,一行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往京西出发。
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名叫“小杏庄”的地方,位于京城西郊约六十里处,田地面积约有二百七十余亩,带一座宽敞的二进四合院和平房数间。
贾琛打算先把这些林氏旧仆安置好了再回宁国府去,乘着这几日工夫,他也好先打听一下京里的情况。
杨庆和他同坐一辆马车,两人正好说话。
“一样一样来,从新买的庄子开始说吧!”
杨庆道:“回老爷话,小的们跑了十几处庄子,经过多方比较,才选定的小杏庄,连地带房总价四千两二百两。榆钱庄的林庄头帮了不少忙,我爹也来看过,他们都说小的没买亏。”
“好,有这两位老庄头掌眼,我放心了。我这次带来了二十几口人老弱妇孺居多,他们家的青壮大部分被我留在扬州了,你要好好安置他们,房子够住吗?”
“肯定够住,林石头和林大勇接到老爷的信后就开始准备,他们相熟,肯定能安排好。老爷打算什么时候回府里?”
“等把这批人安顿下来,我就回府,你先给我说说府里的事。”
“我们府里没事,珍大奶奶和惜春姑娘都好。倒是隔壁的荣国府里出了件大喜事,他家的大小姐当娘娘了,那份大热闹,真是满门光辉、无上的荣耀!”
“怎的,你那么羡慕啊!荣国府得了什么好处没有?皇上赏了爵位高官还是金银财宝啊?”
“这倒没听说。皇恩浩荡,娘娘的娘家就是皇亲国戚,皇上总会给点特殊照顾的。”
是啊,人人都是这么想的。元春一朝得宠,于情于理,皇上对于荣国府这门外戚都该有所表示。可是你看啊,偏偏荣国府什么恩赏都没得到,这封妃也是封的奇了。下人们没见识也就罢了,难道贾母、贾政这些人没觉出不对经来?
“你听没听说娘娘要归家省亲的消息?”
“咦?这事您都听说了?不瞒您说,最近还真有这种小道消息在府里流传,真的假的就不知道了。”
“那荣国府那边有没有建造省亲别墅的消息?”
“这个小的不曾听说,要不等回去了,容小的去荣国府打听一下再来回您的话?”
“不必了。他们家要是修建省亲别墅,少不得要来扒我们家的皮,没什么好打听的。”省亲的消息已经流传出来了,别墅应该也不远了。
“又到年底了,掌柜们和庄头们该陆续进府交账了。今年年成好,庄头们要是敢掉链子,你们知道怎么做吗?”
“小的们知道,来管家和章管事都盼着老爷您回府坐镇呢!”
“怎么,你们四人联手还有搞不定的人吗?我想,今年这帮人应该老实多了才对。”
“老爷忘了?年初,那六家一直盈利的老铺子,您可是一点儿也没动他们。章管事说,按照账目来看,这六家铺子年底的盈余只略略上升,可见这些老掌柜们还远远称不上‘老实’二字。来管家想和爷商量该怎么办。”
六家铺子的行动一致,肯定是掌柜们私底下有勾连。想让他们如实报账,就等于从他们手里挖钱,他们怎么会老实呢?
“知道了,这事且容我想想在议。杨妈妈他们身体可好?其他人呢?”
……
到了庄上,贾琛顾不得休息,忙去查看下人们的安置情况。
林家的人初来乍到,处处都是陌生的环境,难免心里不安。他必须留下费心照看几日才好。
“石头,这次随我回京的多是女眷和老人孩子,经不起严寒,各人屋里的火炕必须日夜不息,庄上的取暖之物备足了吗?”
一群南方人在大冬日里头搬家到北方,也够人受的了。
林石头回道:“老爷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买这个庄子的时候已经入冬,小的们没有机会提前准备好过冬的柴火。榆钱庄的林庄头拉了十车柴火过来,还派人帮小的们进山砍了些。不过如今人一多,这点子柴火肯定不够用了,小的打算过几日再进山砍些回来用。”
贾琛心里直摇头,砍柴、运柴、劈柴、烧柴,如此徒耗人力,还不如花钱买些柴火用。不对,反正要花钱,买柴不如买煤炭。
“附近的集市上是否有煤炭可买?价格怎么样?那东西比柴火经烧多了。”
林石头已经在这一带混了个把月,别说附近的集市,京城里也逛了好几回了。他赶紧回道:“回老爷的话,有卖的。小的也知道煤炭好用,不过价格比较贵,大块好用的大约每百斤要三钱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