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匹夫 > 第16章 家事国事

第16章 家事国事(1 / 2)

夏日炎炎,蝉声此起彼伏,树叶都被晒的卷了起来,树影斑驳,即便是处于三层高楼的总理行辕之中,楼高室旷,依然是暑热难消。

可即便如此,衙门大堂中诸人,个个都是脸色凝重,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出。

王泰眉头紧皱,人人都在看着他的脸色。

这几年,随着河南卫军南上北下,所向披靡,王泰威信俱加,霸气侧漏,众人对他,也都是敬畏了起来。

算无遗策不说,每一次攻伐,在振奋人心的同时,往往能给众人带来巨大的利益。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也不是谁都可以如此高瞻远瞩,尽得其利。

光是一个“南洋熟,天下足”,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往大明,就已经是泽披天下了。

占领了马尼拉,光是白银,就拉了满满三大船,不知多少。

“大人,建奴趁着元日出兵,也是算准了时机。我军水师不能北上,朝廷又无圣旨,大军不少在南洋和朝鲜。”

陈子龙小心翼翼说道。

清军入塞,王泰彼时去了台湾,直到他回来,清军已经出关,才知道事情的始末。

“大人,朝廷没有旨意,大人日理万机,兄弟们如此,也是想让大人休息一下。”

文世辅的话,尽量婉转。

王泰一年四季都在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有个休息的时候,不能浪费了。

“算了吧,也是我大意了,有些舍本逐末。”

王泰摆了摆手,若有所思。

“建奴入塞,时机怎么会抓的这么好?”

王泰不由自主,问了起来。

恰好是江海封冻,水师无法出兵,甚至攻略的时候,河南卫军恰好分兵各处。

“大人,田掌柜有书信在此。”

陈子龙拿出书信,呈了上来。

王泰一头雾水,拿过书信,看了片刻,眉头皱了起来。

“田掌柜的信里面讲,建奴应该会在冬日入塞,你们应该早些告知我才是。”

王泰摇了摇头,这些将领,定然知道建奴十万大军入塞,河南卫军势单力孤,所以选择了沉默。

而自己的岳父崇祯,拒不下旨给自己,看来翁婿之间的矛盾,已经是难以调和。

又是权力啊!

“大人,你就打算这样,和朝廷一直僵持下去?”

李信冷冷的一句,直击王泰内心。

“大人,你不会告诉兄弟们,你打算避于海外,与大明朝廷井水不犯河水吧?”

“这……”

王泰苦笑一声,艰难吐出几个字来。

“我总不能反了吧。”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局面?

大明暮气沉沉,需要一场从头到尾的改革,可已经被证明了积重难返。可让他去和朝廷公然作对,他却没有那个狠心。

“北直隶一片狼藉,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人妇人之仁,想要做忠臣孝子,恐怕不太容易!”

李信又一次杀人诛心,字字诛心。

“要你和皇帝的私谊,还是天下的百姓,大人自己选择。不过,大人不要忘了,建奴治下,几十万汉家百姓生不如死。你欠他们的,得想法补偿他们!”

“李兄弟,皇帝并无恶行,公然与朝廷做对,恐怕难服天下百姓之心,也与大人百害而无一利。”

文世辅面色凝重,徐徐说了出来。

作为大明的读书人,受益群体,他自然不希望王泰和朝廷刀兵相见。

“天灾人祸,百姓苦难久矣,不然也不会流寇四起。河南虽是政治清明些,但那是大人治下。大明其它各省,还不是匪盗猖獗,民生凋敝。你看看那去南洋的商船,一船接着一船,全是贫苦不堪的百姓。就说一个朝鲜,移民的大明百姓,已经超过了30万人,更不用说去南洋各地!大明若真是天朝上国,锦绣富裕,百姓又何以撇家舍业,远赴海外?”

顾绛不知不觉,加入了话团。

“我大明土地兼并久矣,赋税繁重不均,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移民治标不治本,要想解亿兆百姓之苦难,须得一场伤筋动骨的大变革。否则何以解万民之忧,何以慑服海外?”

顾绛的言语更加直接,也让王泰恍然大悟,额头冒汗。

移民,最多不过一两千万,大明可是有百姓上亿,光是江南就是百姓六七千万。江南虽然富有,但普通百姓依然贫苦。

即便是后世工业化的太平盛世,国家也在年年消除贫困,何况400年前封建落后的农业、手工业时代。

他本来还打算向日本动兵,现在看来,解决大明的内困,才是根本,是重中之重。

“大人,就说这黄河改道,涉及河南、山东、南北直隶,以你如今的地位,能做到吗?”

阎应元的话,更为现实,也让王泰默默点了点头。

黄河下游,北低南高,黄河南流,泥沙堆积,屡屡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整改河道,迫在眉睫。

但以他现在的尴尬身份,黄河改道,只怕是遥遥无期了。

“大人入驻河南六年,励精图治,打击土地兼并,即便如此,河南的一半土地仍掌握在藩王宗室、豪强乡宦,大人的变革,不过只完成了一半。大人,你甘心吗?”

对土地兼并、赋税繁重始终耿耿于怀的顾绛,旧事重提。

在他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人的天下,为何这些权贵要高人数头。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