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六年九月,郑昭仪于昭阳殿崩逝,追封贵妃,谥“宁”,入葬昭陵。主于宫中素服服丧。
贞观十九年九月,主除服,贵妃遗命,主从,废除与梁国公次子婚约,正式出居道家,法号无忧道,上赐明光观,令原昭阳殿女史、内侍随侍女冠侧,保留主封号,后有贵女随侍主侧。
在贵妃死后的三年内,太宗不止一次的想给这个女儿机会,也是给山东士族施恩,只是这对母女如出一辙的固执。李兮拒绝了皇父的好心,这种心血来潮且充满算计的父爱她受不起,也不稀罕啊。太多事情她觉得不公平,更不甘心,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降罪的是她,牺牲的也永远都是她。
后来,她也认命了,人心向来如此,何必强求。很多时候你没错,我没错,大家都没错,可恶果造成,到最后就是大家都错了。
这个女儿油盐不进,太宗也就没心情理会她了,他最终还是废除了这桩婚约,允房玄龄次子随意婚嫁。他的心思放在了自己的珍宝,最最心爱的幼子晋王李治身上,这个儿子也到了娶妻之年。在长乐婚事上吃过亏又重编了《氏族志》的太宗,千挑万选出来的晋王妃为太原王氏女,这是他对山东士族的又一次分化和拉拢。可王氏始终有些迟疑,为此他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在贵妃丧期满后,再为晋王娶妃。
太原王氏亦是一等一的高门大族,这个王氏女行十,长辈有同安大长公主,母亲亦出身河东柳氏,娘家长辈柳述曾为兰陵公主驸马,是个好人选。
可最终,王氏女还是没能成为晋王妃,
王氏亦往明光观出家,随侍无忧道。
至此,一切都不一样了。
太宗大发雷霆,可事已至此,他只能忍了,却不由在心里思量王家悔婚,郑家和他已经出居道家的十七女究竟有没有参和其中,若没有参与,又怎么会去明光观出家。罢了,他迅速择定兰陵萧氏女为晋王正妃,又赐已故应国公嫡女武氏为侧妃。
儿女都是债,这棘手的婚事和爱出居道家的爱好,但是想想为了神化君权,他不得不一次次让步于高阳和已故郑氏妃的谋划,一次次提高高阳的待遇,好处就是道教大兴,李唐皇族的名声一步步建立。郑氏妃啊,从郑观音那里他就已经看出了世家女的刻在骨子里的教养和傲慢,所以王氏女拒婚,他也愤怒,却有了些许果然如此的释怀。当时,他不可能废了长孙氏,可郑氏和山东士族已经折了一个贵女了,双方都在试探权衡,那时候也没有适龄的贵女,才有了郑氏的入宫。而郑氏女果然不负门楣,聪明且心狠啊,他没看错人,她最终选择了自己的女儿,然后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女人作为臣子可以欣赏提拔甚至重用,但作为妻妾,那可就要防备打压了。
尤其是郑氏妃死前的嘲讽和最后的劝谏,他还是听进去了,也不可否认的猜忌起另外两个儿子,令他更觉得可悲的是郑氏妃说准了,所以他放过了高阳,也放过了王氏女,与其给小儿子这么个比太子妃出身更高的正妃,还不如放过王氏女,也放过山东士族。否则,山东士族脆弱的神经恐怕经不起挑战了。
曾经他从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也不觉得自己伤了皇父的心,只觉得你不给我,我就去自己拿来。现在等他当了皇帝,终究得位不正,他也果如皇父所望,他的儿子智计百出,也伤透了他的心。
※※※※※※※※※※※※※※※※※※※※
我找了个兼职,也,就没更新
下一个可能是兰陵公主
喜欢[综]重来一世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综]重来一世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