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时光仿佛过的特别快,周六周日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星期一不知不觉就来了,早上仍然由王家旺陪着小安小雅一起朝河沟村的方向出发了,这次他们走的是水路,以后经常要穿梭往来于王家村与大湾村之间,这路况究竟如何,该怎么走,小安小雅必须要知道的,现在王家旺带着儿子女儿多走几次,具体路况他们自然会慢慢熟悉的。
王家旺把儿子女儿送到学校,又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给吴老师打了个招呼,他接着叮嘱小安小雅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他这才回去了。可就在这一刻,小安小雅回头盯着爸爸,那眼神似乎要哭了,突然把兄妹二人扔到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一些怕生和不自然感,这和小安当初去大湾村小学完全不同,在大湾村小学时有很多自己的玩伴,不会感到孤单,而在这里除了妹妹和自己,一切都是陌生的。
王家旺自然也看出了儿子女儿内心的焦虑,接着又说:“你们两个要好好学习,下午放学我再来接你们,书包里装的馍馍饿了要吃。”小安小雅答应了,仍然盯着爸爸,这时王家旺直接走出了校门,没有再回头,因为他知道,孩子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变得更加独立,学会与人相处,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如果连这样的环境都适应不了,那也就谈不上学习了。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一段困难的路,注定是要独自去走的。
王家旺走了以后,小安小雅才走回了教室,老师安排兄妹二人坐在了一起,这课桌是长形的,两个同学使用一张,抽屉中间有一块挡板,被分割成了两部分,里边放着同学们的书包等物件。
第一堂课之前的时间都属于早读时段,这时候往往是同学们断断续续到校的时间,老师到每个教师走了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办公室。整个校园已被朗朗的读书声所覆盖,沉寂了一个暑假过后,这熟悉的声音又回来了。
王小安领到了新书,王小雅拿的书是家里人在村里借的旧书,虽然课本的版本有所更新,但内容基本一致。因为有过大湾村小学的经历,课本上的内容小安认识一些,所以也默读了起来;只有像小雅这种第一次踏进校园的新生,有的一个字也不认识,有的因为家里父母教过而略识几个简单的字,都只是象征性的翻看着书里边的图画。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小学一年级是他们接受知识的开始,都没有上过幼儿园,也不知道幼儿园为何物,都处在同一样的起点上,如果非要分出优劣,那就只能凭借资质和自身的努力了。
早自习一结束,读书声就换成了嘈杂声,大孩子们议论着刚来的新生,每一个新生则小心翼翼的审视着每一个人和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校园的集体生活,将开始重新影响每一个人,对今年刚报名的孩子而言,一切都是新的,但是很快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强的,在这里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可以尽情的玩耍,孩子们之间心灵的碰撞和知识的熏陶一样重要。
现在正值休息时间,同学们除了跑出去上厕所的,还有就是聚在一起说话的,另外还有一些则是从书包里拿出馍馍吃了起来。上课铃一响,所有的动作都停了下来,等待老师进来上课。
吴老师进来了,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同学,发现座位都是学生们乱坐的,便说道:“你们这位置不能乱坐,这节课我们不上课了,先调整座位。”
大家一阵嘈杂声,表示出了对老师此举的不满,但只能服从老师的调配。不满的不是不上课,而是调整座位。这吴老师做事讲究一视同仁,决不容许学生们自作主张,他按同学们个子大小排的座位,个子低的坐前排,个子高的坐后排。座位调整以后,他接着说:“现在座位就按这个顺序坐了,你们可不要乱坐,以后要是有问题,我们再调整。现在你们自己先学习,练习生字也行,背书也行,我去其他教室看看。”
大家欣然答应,老师一出去,那些不爱学习的就又开始说话了,有些还偷偷地吃起了馍馍。
校园不大,总共有三间教室,其他几间房子门一直锁着,里边放着些杂物,有一个院子,形状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靠近学校大门口的位置是一块地,比院子高出半张课桌,靠边上栽着几棵柏树,最边上是用石块堆砌的,最上面铺着一层平整的大石块,在院子里的另一侧,则栽种着一捆细小的竹子,这便是整个校园的布局。
小安小雅目前看到的校园情景基本就是这样,随着往后时日的增多,所有的新生将会慢慢融入校园这个大家庭,也会更加深入了解校园里的一切。
学校里有五个年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学生毕业以后就可以直接升入镇上的中学。因为教室的限制,也因为人数较少的缘故,按照老师的安排,二四年级同学坐在一个教室,三五年级同学坐在一个教室,一年级因为人数最多所以独自占用一个教室。
一年级的学生算是最杂乱的了,最小的如小雅这样的新生有一些,最大的有十一二岁的,因为家长渐渐认识到孩子识字的重要性,才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接受教育,这些大龄学生,大都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正如一些家长粗浅的见闻所说的那样:“读那么多书干嘛,浪费钱,会写自己的名字,再多认几个字也就够了。”因而在这个时期,家长们不见得全都是开明的,少数孩子的前程,因为父母过于迂腐的观念也断送了,不管孩子的未来如何,起码在接受教育这件事上,就已经给孩子留下了不可弥补的缺陷与遗憾,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
老师从一年级教室出来,又顺次走进其他两个教室,同样将座位次序调整了一番,第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下课,同学们从教室里一涌而出,跑到外面的打麦场玩耍去了,两个打麦场是连接在一起的,学校没有操场,这两个打麦场则充当起了操场。打麦场的主人是河沟村村民,学生们使用打麦场,他们没有多大意见,只是因为孩子们太过顽皮,偶尔会产生一些小小的摩擦。因为孩子们经常在打麦场玩耍,因此这两个打麦场的地面显得更加平整与光滑,在这一点上则要归功于孩子们。
十分钟左右的课余时间显得太短,总是不够大家玩,刚玩得起劲时,上课铃声就响了,某些欢乐的时刻在幼小的孩子们看来,变得玩耍为主学习反而为次了。但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与老师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一点错觉很快就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