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入乡随俗。我反而要先请你们体谅我们,我们这些同志没有在外岛生活的经验,如果表现的冒犯了你们,你们别放在心上,跟我说,我该批评就批评、该调解就调解。”
你好我好大家好。
氛围很好。
王向红笑道:“那就没事了,咱们都是同志,彼此之间互相体谅,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及时沟通就没事。”
杨兵说:“对,及时沟通,比如我现在就想沟通一件事。”
他指了指满桌子的菜连连摇头。
“不合你口味?”寿星爷吃惊的问道,“你们城里人现在都吃啥好东西了?”
杨兵笑道:“老人家瞧您说的,不是不合我们的口味,是太合了、太好了,你们这不是破费吗?甚至可以说是浪费了!”
王忆摆摆手说:“不浪费、不浪费,咱们先放开肚皮吃,吃不掉的可不会扔掉,我们学校这么多同学呢,到时候我们食堂再把菜回回锅,给学生当伙食!”
没人觉得这么处理不好。
哪怕是沪都来的客人们也不是顿顿能吃新鲜炒菜,这些菜招待学生在他们看来肯定很丰盛。
白酒、黄酒和啤酒全是好酒。
白酒是五粮液,黄酒是古越老酒,啤酒是琴岛啤酒瓶子灌装了22年的原浆白啤酒。
王忆收购的那条生产缐很先进,不光能包装食品和罐头,也能给液体做重包装。
琴岛啤酒瓶子灌了原浆啤酒后,有机器给它进行消毒处理和重新加盖。
这样酒一上桌,杨兵又是一惊:“你们这真是太破费了吧?这得多少钱啊?”
王忆知道这句话的潜台词:
就你们这样生活水平的村庄,还用我们单位支持?反过来让你们支持我们还差不多。
于是他便从容的笑道:“杨主任您是误会了,这些酒都算是我们借花献佛。”
“怎么回事呢?陈科长知道,我们队长啊是一位老海武,他有一位战友现在在我们县里的供销公司做总经理,然后是这位总经理送我们队长几瓶好酒。”
“我们队长不舍得喝,这是听说你们来了,才拿出来招待你们……”
一听这话,杨兵心里不但没了芥蒂还顿时多了感动。
多淳朴的乡亲。
多好的人呀!
其中一个中年人听了王忆的介绍后诧异的问:“王队长您是老海武?海上武工队的队员?”
王忆笑道:“对。”
中年人问道:“那您是哪年的海武?是第几支队的?或许您和我父亲、我叔伯是战友呢,我父亲是41年的海武,东海二支队五大队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我在1982有个家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在1982有个家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