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又调查到一些关于《男人帮》杂志老板的消息!”
“那好,你以个人名义去将这些事情登报,将《男人帮》的那小子什么从内地刚移居、文化低这些黑料抖出来,再好好的点评(污蔑)一下。”
郑经翰闻言,思考了一下说道:“阿宝,你跟我好几年了吧?”
第一,至少可以先起步两个月,占领了市场;
第二,很多理念都已经被《男人帮》使用,如果《花花公子》中文版抄袭,势必要影响其口碑,若是不抄袭,又很难办成一份优质的男人杂志。
毕竟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郑经翰是眼红《男人帮》的成绩,立马想加入这个领域;但他吃香太难看了,好歹也得过几个月再说。
《男人装》和《GOOD》虽然都有娱乐圈新闻,但绝对是温和性质的存在,学的是《明报周刊》;甚至,主要内容并不是娱乐八卦,八卦内容仅仅是很少一部分。
所以,从胜算上来说,《男人帮》还是略高一些。
《男人装》异军突起,以每刊六万多本的销量,成为全港最畅销的几款杂志周刊,一时间震惊了整个业界。
另外一边,郑经翰得意的坐在自己办公室,他调查过,《男人帮》杂志的老板竟然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以前对出版行业毫无经验,顿时生起了轻视之心。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最后,还是《壹周刊》突破20万本,《东周刊》仅15万成本,《壹周刊》更甚一筹。当然了,两家都不是好东西,一个后来被拘留,一个是白粉马家族;这两份周刊也不是好东西,属于八卦杂志,深受明星圈内人士厌恶。
林祖辉没想到郑经翰反应这么快,顿时大感压力巨大;郑经翰是前世的出版大亨,背靠星岛集团,各方面条件都比林祖辉好。
前世就有一个案例:1990年,斥资4500万港币的《壹周刊》问世,立即以创刊代价之昂而轰动香江,动辄花费千万元的花销,宣布了山寨式传媒业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而《壹周刊》是一份综合性杂志,图文并茂,读者可获取信息,又可消遣。加之该刊不留余力的宣传,发行量节节攀升,两年功夫突破十万大关,一年纯利2400万港币。
正在他思考的时候,一名手下来到他办公室。
消息是《星岛日报》自己放出来的,看样子是在为郑经翰摇旗呐喊。
很简单,前世的郑经翰除了在1986年发行《花花公子》中文版以外,还在1987年发行了《资本》杂志,这本杂志是美国版的《福布斯》授权。
“2年了,当初要不是老板提拔我,我也没有今天!”
对于郑经翰如此‘卑鄙行径’,在《男人帮》杂志发行仅一个月时间,就欲利用其强大的资源来打压《男人帮》,林祖辉当然不可能就这样算了。
“没问题!”
“记得别在《星岛日报》上评论,去《东方日报》、《天天日报》,他们喜欢这些新闻。”
“好,老板放心。”
阿宝离开后,郑经翰露出残忍的笑容,对于一个没什么背景的新移民,他怎么可能放弃这种打压他人的手段呢?
虽然不会给《男人帮》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但至少也会影响一下,什么狗屁‘出版天才’,他也配!
(本章完)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