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凡点点头,说道:“嗯,我听研发团队说,年底应该可以出类似的产品了。”
袁天凡询问道:“老板这么看好这款饮料的市场?”
三人纷纷点头,陈斌询问道:“最近的官地拍卖?”
做地产什么最重要?
许书标有些急,所以喝了一口茶后,便直白的问道:“林先生、袁先生,你们是否在研发斗牛,还挖了我们的研发人员?”
接下来,便是发行债券、供股集资,最终筹集的资金可以高达60亿以上。
许书标此次主动找上门来,却是发现恒昌饮料在泰国高薪挖人,顿时被吓了一跳。
他毕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觉得老板堂堂一个千亿富翁,对这款饮料非常看重,有些让人意外。
割韭菜,他还是很在行的。
林祖辉说道:“不要小看一款有前景的产品,毕竟内地的人口在那里!而内地的经济越是发展的迅速,那么以我们华夏勤劳的本性,加班的人得有多少,需要这块盈利自然就多。”
陈晓芬本想询问林祖辉销售的事情,不过听陈斌这样一说,她觉得也不用考虑急着调整销售的事情。
年份越是往后,越是‘炒’级富翁的天下。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林祖辉并不是全靠穿越的记忆来安排这些事务,而是经过详细的分析后,才得出最终的方案计划。
所以,许书标试探性的问道:“你们打算出多少钱买断内地的品牌?”
但林祖辉个人,和旗下的公司,还是会因此获利不菲的。
比较曙目的是恒基地产,公布年度业绩时(1992/1993年度),宣布每股派发1元,涉及金额16亿港币,给股东带来意外的惊喜,当日股票暴涨18%。
自上次谈判不成之后,恒昌饮料食品就马上组建了研发团队,务求在今年(1993年)将功能饮料的配方研发出来,为此不惜去泰国和奥地利挖人。
比如他在亚洲金融危机前,会让新时代集团将亚洲的资产抛售一些,再将资金调往美国证券市场;而又在互联网泡沫前,将资金从美国抽出,抄底香江、韩国、东南亚、日本。仅这样一个资金的调配,就可以让集团资金升水几成。
林祖辉和袁天凡陪着许书标喝茶,两人丝毫不急,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主动权变了。
林祖辉觉得没有难度这事,他都可以记得几个配方——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维生素,当然可能只是明面上的。但若是交给专业的团队,相信不是问题。
至于交出董事局主席,这个完全说不准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毕竟男人都是贪权的。
所以,他妥协的说道:“与其重新建立一个品牌,你们还不如和我合作,毕竟新品牌很容易失败。”
根据股市,林祖辉就能分析香江的地产,因为香江是‘股拉地扯’;意思就是:历年来,一般是股票先行,地产随后而至;股票上涨一段时间,必然会带动地产上涨;股票回落,一定是会影响到地产。
所以,他才主动来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合作。
此时,‘红牛’压根没有注册,这让林祖辉明白,‘红牛’是前世严斌起的中文名(前世许书标提议用‘瑞德步’),而许书标拥有的只是那种‘斗牛’商标,但此时在内地也没有给他注册(海外注册成功),因为还没有拿到食品许可证。
林祖辉心里表示认可,他在之前就已经和袁天凡讲过,要提防许氏家族后人找麻烦,不认可双方的签署合同。所以,双方如果正式谈判,恒昌的律师一定会研究的透透的,不可他们可乘之机。
比如他可能只是知道——恒生指数在今年攀升至11000点以上后(实际12000以上),然后在1994年开始下跌;原因当然是炒得太高了,获利盘太多,香江的经济支撑不起2.6万亿以上的市值(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伦敦)。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前世的李超人不是炒客吗?
肯定是!
不过他的炒是比较稳的炒,比如收购赫斯基,是趁高套现;发展桔子公司,也是趁高套现;在内地做地产,还是趁高套现;在英国购买基建,依旧是趁高套现。
但这次依旧没有达成协议,不过,恒昌饮料食品公司本来也就不会停止脚步。
没有产品,内地是不会给你注册商标和品牌名的。
袁天凡依旧是一副书生的性格,表现得很儒雅、从容,但实际他有时候也很暴躁,毕竟是‘年轻气盛’的高位。他从容的说道:“我们是相信许老先生的信誉的,但许先生毕竟今年72岁了,早晚都会交班给儿女。而一个饮料的品牌,需要长时间的市场营销,才能打开销路。那些不可控的因素,实在太致命了。所以,我们依旧是希望买断斗牛在内地的品牌权和商标。而你们毕竟可以长期从物料(香精和香料)上获利,也不失为一个持续获利的来源。”
林祖辉还年轻,自然不会考虑‘半退休’,等到2015年,他便开始‘半退休’,依旧当然董事局主席,但充分放权给管理层,以及培养儿子。
当然了,郑氏家族可能也是在买保险,因为周大福在内地实在太强势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行动来声援官方。
许书标动摇了!
许书标也明白,恒昌饮料食品的背后是巨无霸财团,看上这个领域自然对他不是好事。他更知道,恒昌饮料食品在内地现在发展得不错,今麦郎方便面目前是内地销量最好的品牌,而王老吉也是再获新生,在有华人的地方,销售成绩还不错。
年底股票还有一波大涨(目前7500点,还有60%左右的涨幅),那么地产也会跟着大涨。
这就会产生一种后果:香江的地产价格,实在太高了,市民的愤怒也该爆发了,港府也该再制定策略,严厉打击炒房者了。
对大型地产商影响不是特别大,无非就是少赚一点点而已。林祖辉放缓楼盘的动工,只是作为相应的微调整。
一个是黄玉郎,收购之后毫无作为,生吞活剥,让收购的企业成为他的累赘,一旦市场不利,便是他的催命符。
林祖辉淡淡的笑着,似乎事不关己,若不是许书标年老,给予他前辈的尊重,他都未必要亲自接见。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林祖辉开口对三人说道:“从现在开始,新时代集团减少香江本土的三成楼盘动工,以规避政府可能出台更严厉的打击楼市行为,从而带来的地产调整期。当然了,主要还是我们拥有多个大型屋邨的楼盘可以进行出售。”
来到办公室,拿起报纸阅读起来。
勤劳是华人的本性,香江虽然是ZB主义,但加班依旧非常厉害,而且很多都没有加班费。这边虽然也有工会,但远没有欧美的工会厉害。
接着来说现金流的好处,代表人物郑裕桐家族,前世他们在2021~2022年的时候,依旧选择在内地拿地。因为他们的负债很低,完全可以作为抄底。
前世的内地地产商,很短的时间膨胀到2万亿规模,他们一定是在某个时间段,对香江的几大地产商不屑一顾,他们觉得——看看吧,你们六七十年才几千亿的规模,而我们只需二三十年便达到万亿的规模。
一个是罗旭瑞,通常的收购,收购时市值大增,收购落幕市值必会大跌;但罗旭瑞收购完成,即有一揽子重组计划出台并付之实施,市值可以保持上升的势头;
“好,到时候拿着产品去和华夏食品公司(国企)谈合作,否则就是我都难拿到许可!”
“嗯,毕竟这个饮料,不符合内地的食品安全,谨慎是有必要的。”
“所以说,还需要在内地官方的指导下,将配方进行改良。一切顺利,1994年底应该可以上市了。届时,内地的经济又增长了很多,市场接受能力大大增强。”
袁天凡知道,自家老板一开始就是非常看好内地的经济;当然了,现在大家确实都看到了内地经济增长的速度。海外资本纷纷拥入内地,第一是那里的市场规模大,第二是那里的劳动力便宜。
(本章完)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