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香江电讯之战1】
伦敦,大东电报局总部。
大东电报局是一家跨国公司,其员工超过4万人,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业务,它持有香港电讯54%的股票。
香港电讯是大东旗下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它的业务包括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国际电话、卫星通讯、互联网接入服务以及电讯成套系统等。
从财务报表来看,香港电讯的市值2000亿港元左右,盈利相当稳定健康(年盈利100亿港币出头),每股净资产为3.18港元(约100亿股),这几年每股盈利始终保持在1港元左右。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香港电讯的股价长期徘徊在20港元左右,也就是说,它的市盈率(所谓市盈率就是股价与年盈利之比)长期是20倍上下(香港电讯股份20多港元,每股盈利1港元左右)。
袁天凡和梁伯韬这对老搭档,再次携手合作,负责新时代集团收购香港电讯。
两人来到大东电报局总部,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前来。
第一次,大东电报局董事局感到非常突然,也没有出售香港电讯的准备,所以并未建立什么战果;
第二次,大东电报局董事局已经松动,双方试探性的接触,但没有实质性的谈判结果;
这已经是第三次会面,两人临行前,老板叮嘱他们两人,如果这一次,大东电报局依旧没有明显的出售意愿,便暂时取消收购计划,等大东电报局换了董事局后,再继续接触。
听完关于大东电报局的态度后,林祖辉显然思考。
花旗银行的股票可能还会涨,但提前套现也是必然,毕竟新时代集团需要花钱。
整体来说,这笔买卖被李泽楷搞砸了,若不是他老子出面,合并后的电讯盈科,仅上千亿的债务,就可以一直拖累了,毕竟每年利息都百亿规模了,那么电讯盈科除了香港电讯的盈利,其它业务压根没有盈利。
香港电讯是一笔丰厚的资产,虽然前世李泽楷收购之后,盈科市值从5000亿暴跌至200多亿;但实际上是,香港电讯在和盈科合并后,又在2010年以后分拆出来,市值一直是在1000亿上下浮动。
梁伯韬这时候说道:“老板,如果将现金比例提高的话,那么取得内地官方的支持就很重要了。第一,华夏电信持股10%香港电讯;第二,中银可以提供贷款。”
在以前,香港电讯在香港的地位相当于国内的华夏电信,享受独家经营权。这是能为资本市场提供“想象力”的东西,而今,这个权利已经被香港政府用赎买的方法给剥夺了。现在,香港地区有电信经营牌照的公司达9家之多,虽然香港电讯还是不可动摇的龙头老大,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竞争的压力,这样,它在资本市场的魅力就要大打折扣。
最困难的地方,反而是说服大东电报局出售香港电讯。
袁天凡说道:“这么大一笔收购,没有可能不支付股票,所以我们必须采用支付一半的股票!至于价格的问题,香港电讯长期都是如此股价,说明它在伱们手里已经没有了前景,所以我们的报价是合理的。”
1997年盈利700多亿(出售物业和黄金期货就占400多亿),而1998年初的新时代集团分红也才80亿不到。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上午,梁真勋来到林祖辉的办公室。
尤里果断的说道:“我们是不会接受股票的,同样,对于你们的报价我们也很不满意!”
但华夏电信管理部门的强硬态度没有给香港电讯一个好的结果,没有了独家经营专营权,没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香港电讯就失去了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再加上大东毕竟是一家英国公司,在1997年之后,继续呆在香港的理由也不太多了。
他知道老板会赚钱,但也是会花钱的主,所以提醒一下。
包括新时代集团持股的微软股票(1.5%),今年七月份开始也是要套现,年底套现完的话,预计可以70亿美金(550亿港币);还有沃达丰的股票,也能套现百亿港币以上。
事实上,大东电报局确实不会急着平价出售,他们会很快发出风声,引入新的竞争对手。就算是这样,他们依旧占据主动,可以待价而沽,不急于成交,除非价格很合心意。
毕竟像恒基、新鸿基这些企业,每年都拿出大量比例的资金进行分红,而自家老板对于分红不是很积极。
袁天凡的话一落,大东电报局的董事们纷纷神情一动,露出赞许的表情。
当他的员工达到20万以上时(旗下所有公司),他已经没有办法亲自管理公司具体事务,否则他得忙死。
香江电信市场的发展潜力很有限,而发展内地电讯的业务是一个能看得见的增长点。在这方面,香港电讯也做了不少努力:它先后给在香港上市的中泰和华夏电信让出股份——华夏电信持有香港电讯10%左右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以期换来他们的帮助,打开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的大门。
林祖辉笑着说道:“话虽如此!但大东电报局可能会拖下去,毕竟现在是卖方占据主动。而今年是互联网大爆年,电讯产业也是水涨船高,所以我觉得香江电讯涨到2600亿以上的市值,也是完全可能的。你们想想,是我们主动提价好呢,还是等到后面更被动呢?”
大东电报局董事会主席尤里,这次带着好几名董事,顿时让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知道大东电报局可能已经准备出售香港电讯。
袁天凡和梁伯韬互相对视了一下,然后袁天凡开口说道:“收购香港电讯这种市值庞大的资产,10%以下的溢价也是可行的。”
梁真勋点点头,说道:“嗯,当年我们斥资2亿美金,这次回笼30.2亿美金,差不多15倍了。”
袁天凡说道:“我们可以按照市值收购你们手中的香港电讯股票,即22港币每股进行收购,支付方式采用一半现金一半股票。”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好的!”
林祖辉又说道:“如果能在一两个月搞定这笔收购,新时代集团可以在资本市场将收购成本降下来,所以你们注意一下我的意见。”
2300亿的‘额外’现金流,堪称世界顶级集团的现金流,所以如今市值6000多亿是一点也不夸张,可以说已经是很低估新时代集团的资产了。
仅股票一项,连同这次套现的,就是1500亿的规模。
林祖辉满意的说道:“很不错的回报率!最高的应该是花旗银行了吧?”
来到办公室,林祖辉悠闲的看报、看电脑。
说实在的,若不是十年之后,‘国际电话’的专营权就要到期,大东电报局可能都不会选择出售;因为他们知道,就像‘本地电话’在1995年到期后,香江政府立马引来几家电讯公司竞争,所以香江电讯的将来,同样将迎来更大的竞争。
言下之意,今天就这样结束了!
所以,这个时候是真没有竞争对手。
“650多亿!”
这些理由,其实前面两次会谈,英国大东电报局的董事局,就已经开始思考。
就算这个收购拖到下半年,没有‘数码港’的盈动,如何能将市值提高至600亿的规模呢?
和记黄埔?
得,第一步成功了,袁天凡和梁伯韬同时心里说道。
“老板,欧美的银行股全部清空,共计回笼资金458亿港币,总计收益率为430%左右。”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没办法,这事主动上门求购,还得先做思想工作。
事实上,尤里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引入新的竞争对手,来提高收购价格和现金支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