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在港澳台采取的三种版本模式,当然很多内容又可以进行互享,之所以不同的新闻,也是担心触及内地和台岛的官方底线。
其实,在互联网很多领域,内地政府都是开放过外资的,这也是后世很多互联网企业被外资收购的原因,比如亚马逊收购卓越网等等。
而对于本地广告公司来说,可以从传统的内地企业变换为香港的上市公司;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广告公司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作坊,从自己摸爬滚打中上升到集团作战的台阶;广告行业在国内目前的融资环境、渠道中很难得到现金的支持,因为它的资产很难评估,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广告公司都要靠有力的外资支持。
之所以不全部收购,是因为新浪网看中了这些广告公司背后的‘本地人脉’,这些公司的老板背后就是一系列官府人脉。
在新浪网视察了一天,林祖辉心中大定。
总结上半年的发展,新浪网采取了‘闪电战式’的发展策略,在内地一连收购了12家户外大型媒体公司:
1999年1月,新浪网收购内地一家户外广告公司——春雨华夏 50%股份,总值 3240万元RMB。该交易以现金加发行新股方式进行,其中 900万元以现金支付,剩余的新浪网发行新股作为支付。完成收购后,春雨为Q岛市最大的户外媒体公司。
“老板说的对,随着海外大企业来华发展,以及国内企业成长起来,户外广告的空置率会逐渐下降,价格也会上涨,所以这些企业的盈利情况也会水涨船高。凭借这些业务,整个新浪网的财政情况将会扭亏为盈。”
前世网易是游戏领域的王者,市值3000多亿很大一部分都是游戏产业贡献的;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前世新浪网是新闻领域、微博的王者,发展也还算不错;
搜狐嘛,老板是的浪子,后来没落了。
而内地的新闻更是要特别慎重,所以都采取和内地传统媒体进行合作,转载他们的新闻素材,并支付使用费。这样一来,新浪网只是一个转载内地官方新闻的互联网,自然也就不存在越线了。
在内地收购户外媒体广告业务,是新浪网的其中一个措施;新浪网在台岛进行了出版业的收购,收购代价更高,每一笔几乎都是以亿元计算,今年上半年已经掌握了台岛的青少年杂志领域,发展也相当斐然。
听完工作汇报,林祖辉认可的说道:“我们现在斥资受过户外广告媒体,看起来市盈率10倍左右,但是这些广告公司的利润会逐渐大幅增加,很快这个收购市盈率就会变成5倍以内,所以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1999年2月,新浪网以现金加股票方式,总作价 5600万余元RMB,收购内地户外媒体广告公司——齐鲁华夏公司 60%股权。根据收购协议,交易以 28%的现金及发行新股支付。
最后,林祖辉点拨道:“对于线下收购,其实只是公司发展的一部分。内地新浪网要加强和本地新闻媒体的合作,大力发展新闻素材。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几大门户网站脱颖而出。”
在内地发展门户网,只要不触及红线(新闻),那么新浪网就可以力压搜狐、网易等。
至于将来新浪网如何不被内地门户网拉开距离,这也是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互联网企业虽然发展用户重要,但是盈利前景也很重要,如果能扭亏为盈那么就更加重要的。
随着一系列收购行动的展开和完成,新浪网的户外广告业务遍布京城、魔都、粤省、河N、云N、川蜀、辽N、齐鲁、福J等地区,全部收购对象均为该地区最大的户外媒体公司,同时取得该批公司至少五成的控制性股权。而新浪网也成立‘新浪户外传媒集团’,负责统筹旗下各间户外媒体公司的广告业务。
和万辉漫画社合作,打造‘互联网漫画’,前世韩国的网漫发展是非常不错,输出了大量的作品出海,某个韩国网漫网站在100多个国家漫画类应用中排名第1。
互联网漫画网站,有点类似‘某点中文网’的模式,主要依靠网漫作品获取的版权费用、用户付费、广告收益、流量价值,以及基于网漫IP开发的衍生品收益,此外,网漫出海也是收入组成之一。
和亚视集团合作成立‘视频网站和APP’,这也是一个后期发展模式,亚视集团毕竟是传统的传播企业,和新浪网合作,便可以打造一款亚洲的‘奈飞’,依托港流的影响力,在亚洲进行推广。
小说网站?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市场小了点,好像没有多大的意义。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