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香江新豪门 > 第142章 第148~149章 【华置收购战1】

第142章 第148~149章 【华置收购战1】(1 / 2)

<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amp;novel_id=xiangjiangxinhaomen-renzhufei&amp;bookmark=142"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第142章 第148~149章 【華置收購戰1】

3月20日,星期四。

香江報界的報紙首頁,都沒有廣告,而是大派禮物;

從住宅單元到汽車,從黃金到抵用券,耀眼得市民競相買報紙。

而這一天,《天天日報》印刷了30萬份,一個香江報紙還沒有打破過的銷量。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東方日報》連續好多年是香江日報銷量第一,最高也不過才23萬份而已。

“一份報紙2.5元,就有機會獲得一套60萬的住宅啦!”賣報的攤販也忍不住興奮的喊起來。

一市民聞言,連忙走到報攤前,詢問:“真的假的?”

“騙你做什麼?《天天日報》大搞活動,還有《東方日報》、《成報》都有禮品拿!”

“那我只拿一份就夠了!”

大家聊了一會星期一的收購,便散開休息週末了。

一名白領鍾愛讀報,看到這個消息後,忍不住感嘆:

“厲害!從銷量13萬份兩個月時間突破到28萬份,《天天日報》這是搶了多少報紙的銷售啊!”

3月21日,華人置業股東大會。

不過剛說完,就發現有些不太好,畢竟華人置業也可算李氏家族的祖業。

但馬澄坤拿到《天天日報》時,大聲說道:“我不信,他們怎麼可能從從18萬份跳到28萬份,他們這是做假數據騙廣告費。”

中華娛樂的資產值也在四五億左右,但市值只有三億不到。

林祖輝來到交易所的VIP室,和樑伯韜兩人一起觀戰,至於收購華人置業的股權,自然有手下去做。

氣憤啊,馬澄坤怎麼也沒有想到,問題出在這裡!

更何況,這兩個多月來,《天天日報》四處高薪挖角達近百人,海外和本地的骨幹記者,瞬間和《東方日報》拉近了距離。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首先,前段時間將星島報業趕出了新聞大廈,雖然自己可能價錢要高了一點,但那小子不是高高興興的答應了嘛;誰知道合同一簽,那小子變臉極快,限期一個月搬走,要知道星島集團可是個大公司,設備這些,不過總算來得及搬走了。

樑伯韜的辦公室,林祖輝帶着樑真勳一起來商量對策。

此時,報攤小販來人就宣傳道:“買報嘛?今天一定要看《天天日報》,有爆炸新聞啦,有大量獎品拿啦!”

一些股東已經在看笑話了,李氏家族居然真的爆發了內亂。

他的底牌尚未出盡,信心十足。

事實說明一件事,所謂的行業規定不過是屁話,毫無法律支持;就連所謂的報業公會,也不過是一個非官方組織。

太誇張了!

馬澄發說道:“銷量肯定是真的啦,他們的報紙這幾天被代理商和報攤小販,聯手推介給顧客,銷量還不蹭蹭上漲。”

馮秉芬意氣風發的坐在主席臺上,當場宣佈:韋理、馮慶鏘、馮慶照,三人當選董事;而李福樹、李福慶、李福兆,三人離任董事席位。

比自己還會作假,胡仙心裡想到。(前世九十年代《星島日報》出過作假)

《明報》、《成報》的主腦,看到《天天日報》後,紛紛表示懷疑。

林祖輝只需控股在43%左右,便可控制13億以上的資產,他可能付出的代價不到2.5億。

其次,《星島日報》的銷量從11萬跌至9.5萬,跌破了10萬銷售大關。

誰都知道,《東方日報》之所以後來居上,很大的一個程度就是他們擁有一個高效率的採編團隊,大量採寫香港社會新聞,以吸引讀者,時效快,報道面廣。

“龍社長,你馬上讓編輯部在明天報紙的首頁,預留那個位置上,打上‘《天天日報》全港銷量第一報’的新聞,然後編輯一下內容。校稿之後,立馬拿到天天彩印開始印刷。”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VIP室裡,林祖輝觀戰了一會,對樑伯韜說道:“看來本週華人置業上升到19元沒有問題,我們的持股也將增持到10%左右。”

經過兩年的談判,1985年,馮景禧和阿拉伯銀行集團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7億港幣賣出去75%的股權;馮氏因此失去大股東地位,家族銀行懸掛阿行的旗幟。

林祖輝笑着說道:“好!這次我們公司可以動用2.5億的現金,若是能全面收購(51%),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林祖輝點點頭,華人置業在外的散股稀少,很難購買太多,畢竟馮李兩家持股已經近70%了。再加上新時代地產6%的持股,在外的散股僅剩20%多。

李氏家族聯合新鴻基馮永祥發表公告:兩家合組‘巴仙拿公司’,提出以每股16元現金全面收購華人置業。

如今,《天天日報》升級版本已經銷售四天,而這四天的銷量想必都在28萬上下,因爲最近還有禮品大派送。

如今,《天天日報》一次性就挖走了《東方日報》30人的骨幹,可見實力大大的增強。

退一步來說,下半年股市火熱,萬輝傳媒起碼可以集資1億,還愁沒錢麼?還有明年,亦可以集資數億,何愁錢不夠花!

畢竟林祖輝還擁有大量的認股權證,不集資豈不是浪費。

“16.40、3萬股”

而《天天日報》的一衆高層早有準備,就像老闆說的那樣,如果他們圍堵《天天日報》有用的話,那還要法律做什麼。

瘸子馬說道:“那銷量作假的事情?”

看報紙的人雖然都有一定的習慣,可是老闆這樣一推銷,基本就會改變主意,因爲爆炸新聞是什麼?獎品是什麼?

這就令看報的人很好奇了,就算不願意放棄習慣,他也會買上兩份。

卻說,林祖輝買通了一個參加華人置業股東大會的人,第一時間得到了會議的決議內容。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不過呢,林祖輝已經打算抽身出去,交給龍景昌等人去面對吧。

有‘石油美元’之稱的阿行做後盾,港基銀行(新鴻基銀行更名)僅1985年第一季度的利潤,就超過了1984年的盈利;港基銀行將存款全部拿出去放貸(90%以上),沒有哪家銀行有這個膽量,就因爲有石油美元做後盾。

而《東方日報》也拿出500萬的獎品大派送,也只是將只有19萬的銷量,提高至22萬而已;若是獎品發完了,報紙銷量恐怕會快速下跌至20萬以下。

其實按照協定:馮景禧家族分批迴購股份,最終使家族所控股份接近50%;不過馮景禧1985年8月腦溢血猝死,終究是沒有機會見到那一天了。

“我看就16元把,稍稍溢價一點,一些股民見這種雞肋股有利可圖,便直接出售了!”馮景禧很快便建議道。

別說一個報攤老闆想不明白,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林祖輝這般操作是爲那般。

“好好,就來一份《天天日報》。”

東方日報。

“你傻子嗎?自然是要他們入套越深,到時候越是麻煩大。現在去揭發,撐死就一天的作假。”

市場上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畢竟沒人知道情況,就算知道了,他們也不會第一時間想起李家會不甘心,會邀請外人發起收購華置,奪回自己的祖業。

明天等《東方日報》的白粉馬家族一看,頓時要被氣得跳起來!

此時,各大報社還沒有發現《天天日報》虧本發行的秘密,否則接下來就是狂風暴雨了。

龍景昌馬上說道:“好,我馬上去辦!”

“不過,升級後的《天天日報》確實很有看頭,看來巨資升級還是非常管用的。”

而林祖輝的6%籌碼,共計168萬股,均價不到15元,花費不到2500萬。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香江所有的華資銀行都避不開一個問題,那就是必須尋找靠山,否則早晚被衝擊倒閉。畢竟家族式銀行實力單薄,一旦有什麼風險,市民就會爆發‘擠提危機’。

此時,寫字樓的《天天日報》管理層都激動起來,紛紛擊掌慶祝。

幾人坐在沙發上,神情倒是比較輕鬆,主要是受林祖輝表情感染。

他爽快的答應了,只要是收購戰,大多數都是有利可圖。而且李氏家族相邀,新鴻基證券更是師出有名,豈有不答應的道理。

“全吃了!”

“賢侄,情況呢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想邀請你合組公司,一起收購華人置業。我們李氏家族還擁有26%的華人置業股份,若是你加盟進來,我們實力便大大增加,成功指日可待。就算收購不成,華人置業也擁有非常豐厚的資產,不至於產生虧損。”李福樹說道。

掛完電話,林祖輝鬆了一口氣,終於輪到自己閃亮登場了。

其實他們沒有想到,《天天日報》相當於白送代理商和報攤小販。

馮永祥是馮景禧的次子,他之所以能接班新鴻基,是因爲他是科班出身的金融人士;前幾年,馮景禧和美林銀行有過合作,還將兒子派到紐約美林證券去學習。

“全吃了!”

此戰,馮李兩家在林祖輝眼裡,破綻實在太多了,他收購起來甚至比大劉都輕鬆的多。

香江的各大報紙都已經決定,禮拜一開市控訴《天天日報》的不正規競爭行爲。

當天晚上,林祖輝得到發行部的一個反饋,《天天日報》當日的銷量在28萬左右,具體數據需要隔日統計出來。

此時,李家手中擁有的股份爲26.2%,還有其他持有2.8%的小股支持,他們的話事權接近29%,和馮秉芬、韋理的持股(接近35%)相當。

最新小说: 完美世界 圣祖I 反面星际大陆 毕竟成神 斗破苍穹之冰帝海波东 何为凡者 无尽丹田 造化图 镜面管理局 龙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