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xiangjiangxinhaomen-renzhufei&bookmark=398"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4月5日,星期五。
英格蘭銀行在獲得審查報告一週後,採取斷然行動,聯合盧森堡、開曼羣島等有關當局,於當天查封了國商銀行,凍結它在世界各地的資產。
消息傳到香江,引發國商銀行(香港)擠提浪潮,當天存款減少3.2億!
當天傍晚,香江銀監官員召開新聞媒體會表示,‘國商事件’的根源不在本港而在海外,本港‘國商’是獨立‘運作’,經營是‘完善可行的’,無需停業。
一時間,衆多媒體也沒有懷疑,打算按照銀監官員的話進行第二天的新聞排版。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翌日,週六。
當所有媒體都報導正面消息的時候,香港的權威《經濟日報》刊登了‘負面消息’。
其專業的經濟學家、評論家犀利的指出三條反駁意見:
第一,香江國商是‘獨立運作’、‘不受母公司影響’的官方言論,完全是不負責任的言論,說明銀監官員對國際金融運作缺乏應有的認識,豈有母公司出了問題,所屬公司能獨善其身的。
第二,若是港府官員對於銀監會的說法認可,何不出具‘外匯擔保’的聲明,打消儲戶的憂慮。
第三,香江國商銀行應該立即查封,避免資產轉出海外。
很快,幾名顧問將審閱的情況告訴林祖輝,林祖輝頓時有點猶豫起來。
大批國商儲戶集體到禮賓府請願,在國商銀行靜坐、抗議,甚至到街上游行、阻礙交通。
翟克誠點點頭,說道:“我們確實有過猜測,不過還是不會破例爲你擔保的!”
他們的行動得到了市民和社會輿論的同情和支持,同聲譴責港府政府政策搖擺不定,‘誤導’市民,有損政府信譽。若是一開始進行封查,可能損失會降到最低。
當然了,這些官員判斷失誤,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理由是,大股東阿布扎比政府不同意財政支持,且國際信用卡股份公司已經將國商銀行集團發出的所有信用卡停用。
早晨。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三、清盤。這是儲戶最反對的,儲戶請願到示威,就是不願意國商被清盤。清盤後,銀行資產分配有一定次序:首先是有優先權的債務,如清盤所需的一切支出、員工薪水/福利/遣散費、欠政府的法定債務;其次是有抵押的債務;最後纔是儲戶的錢,一般來說,儲戶只能拿到部分錢,而且是數年才能拿到。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早晨,香江各大媒體都刊登了:香江政府下令國商銀行停業,接受封查。
一、替該行尋找合適的買家,這是存戶比較願意接受的。因爲國商出售其資產和負債均由買方承擔,儲戶可取回如數存款。當天銀監官員卓盛才也表示,有兩家財團表示有意接手國商銀行。
而國商銀行的門口一直是大排長龍,銀行的現金很快便被擠提一空。
崔克誠也反應過來,點點頭說道:“好吧!大家都提起精神起來,一定不能讓這件事蔓延至其他銀行,影響整個香江銀行界,和港元的匯率!”
排隊者不高興的說道:“港府說的話你也信,你看看這是《經濟日報》的觀點,他們說香江國商不可能獨善其身!再說了,我只要我的本錢保住就行了,利息什麼的,不在乎了!”
林祖輝苦笑了一下,然後沒有說話。
4月8日,禮拜一。
與此同時,《經濟日報》成爲香江銷量最高的專業性報紙,理由是這次進行了公正性質的報道。
昨天港府召開發佈會,就是希望透過媒體,起到安撫國商儲戶,以及安撫整個香江金融界的意思。按理來說,媒體只需將港府的話,傳遞出去即可。
隨着事情的發酵,林祖輝知道自己該出場了!
他早就第一時間組建了顧問團隊,由家辦、恆金投資的金融專才組成。不過他一直按兵不動,雖然早在4月8日,銀監專員卓盛才就向媒體透露,有兩家財團對收購國商銀行很有興趣,有望達成收購。
李炳強一看,果然在自己的面前,他居然緊張的沒看見!
只是沒有想到,昨天晚上他從新聞上得知,國商銀行發生擠提,這讓他大驚失色。他做的生意也不大,200萬幾乎是他很大一部分現金了。他還指望着這筆錢到期後,取出來購買物業呢!
“老闆,給我來一份《信報》?”李炳強急迫的說道。
“《信報》一點也不可靠,一點也不專業,差點誤我大事,以後還是看《經濟日報》吧!”李炳強自言自語的說道。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翟克誠示意了一下,然後銀監專員卓盛纔拿出一份資料給林祖輝的顧問們。
與此同時,國商銀行清盤,對中東背景的銀行帶來了衝擊,道亨銀行、港基銀行(原新鴻基銀行)都發生了擠提;就連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也開始遭到擠提。
林祖輝說道:“那麼,我們需要了解國商銀行的具體情況,資料準備好了嘛?”
因爲還是有大部分人相信了港府的話,並沒有去國商銀行提取存款。而且,港府聲明外匯基金不準備擔保國商銀行。
消息傳出,守候在立法局外的儲戶頓時情緒激動,部分人甚至衝到皇后大道中坐在馬路上阻礙交通,以宣泄不滿。最後J方動用武力清場,逮捕了數人才得以恢復交通。
經過一個多星期尋找買家失敗後,財政司於4月17日在立法局會議上,宣佈向高院申請國商銀行清盤。港府準備墊付20億港幣,向儲戶發放30%的存款(最高金額爲50萬港幣)。
頓時,他們憤怒了!
他不一樣,他本來就是個新手,交個學費是應該的。
“老兄,港府都說國商銀行一切正常,你們怎麼還要取錢,不怕折了利息啊!”
一時間,香江輿論譁然。
他馬上就要任期滿了,發生這樣一件事,難免影響聲譽。若是有人接手,何樂而不爲呢!
但他沒有第一時間插手,因爲他還打算做‘白騎士’,在香江市民面前‘搏一搏好感’,以後錢都存在自己銀行裡。
一時間,成爲《經濟日報》硬鋼萬輝傳媒集團以外的所有媒體,這讓很多人非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