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xiangjiangxinhaomen-renzhufei&bookmark=441"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第441章 【大投資大計劃】
在魔都,林祖輝再顯本色,和市府提出分別在‘安靜區’、‘XH區’的地鐵上蓋,拿下兩幅分別約爲3~5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皮,興建‘中環廣場’、‘魔都港匯廣場’,總計投資在60億RMB左右。
魔都官方表示了歡迎,雙方將進入談判階段,爭取儘快敲定這兩個項目。
按照林祖輝的想法,這兩個項目將幾乎同時進行開工,然後在千禧年前先後竣工,並投入使用。
3月11日,星期三。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林祖輝一行來到魔都港,隨行的還有市級官員,魔都港董事長陳戌元接待了他們。
考察完畢後,林祖輝毫不客氣的說道:“魔都港的規劃設計、設備等,實在太落後了。這樣的港口,是撐不起魔都接下來高速發展經濟的。”
陳戌元一愣,要知道,這可是他帶領着幾千個工人,風餐露宿,修橋鋪路,憑藉着堅持不懈,在沒有任何前例的情況下靠着人工用了三年的時間建成了洋山深水港,並且總結了許多經驗,爲深水港的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如今,這個年輕人如此批評,讓他有些微怒!
當然了,他知道林祖輝說的是事實,差距是肯定存在的。
“林先生,你不瞭解魔都港的歷史!”陳戌元只得甕聲說道。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CT2技術實在太差(需要和傳呼機配合),我早已經料定它會被淘汰,只不過沒有更好的技術而已。如今數碼蜂窩式通訊網絡的出現,正是我們需要的發展的通訊模式。而且,我們既然已經有了英國電訊的入場券,自然可以自行決定發展方向。”
而恆金投資在三月初旬便開始沽空,每天沽空20億港幣(1億保證金),今天已經是第九天了,沽空均價在132.5點左右。
一時間,周圍陪同的內地官員,紛紛附和起來。
見袁天凡有些驚訝,林祖輝繼續說道:“當然,這是以後的事情了,我們無需現在考慮!”
他差點忍不住讓樑真勳再安排資金,去沽空美元/日元。
新時代集團(華夏)在內地已經有七個項目計劃,包括在1990年投資的羊城環城公路。
但林祖輝不同,他勢要將新時代集團發展成世界級的地產公司,以及綜合性集團;所以,要一直投資投資再投資。
六個項目都非常的大,但其實佔新時代集團的總投資還不及10%。
何況,還不如林祖輝再追加5億港幣進行沽空,等自己賺了錢,也可以拿出來參加供股集資。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而如今,內地市場又開放了,簡直是天賜良機。
袁天凡說道:“CT2才推出6個月時間,就要在年底結束?”
如今,這項技術已經出來了,時代通訊自然要率先展開發展。
“老闆,羊城的王老吉飲料工廠已經竣工,各項設備正在進行安裝!”
比如說,美國的商業地產不在今年大量抄底,以後再也沒有如此好的機會了;同樣,倫敦的商業地產也快要跌到低谷了,不抄底也對不起自己。
目前,新時代集團已經佔亞洲貨櫃的35%股權,因爲從海陸貨櫃手中買下其部分股份。而且在新時代集團的主導下,亞洲貨櫃的各方面實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林祖輝在華置中心的辦公室,心情非常的不錯。
別看新時代集團最近投資很多,但賬上還躺着近50億港幣的資金。這還是剛剛支付了15億港幣的股息,給投資者。
明知道CT2發展不順,林祖輝依舊選擇讓時代通訊發展,這是因爲數碼蜂窩式通訊網絡服務的技術尚未成熟;而且,他也需要在英國電訊打下基礎。
3月13日,香港。
所以,沒必要搞非經常性盈利了!
“資金方面非常充足,所以今年我大概會拿出30億港幣,去美國抄底商業地產!除此之外,內地也需要約20~30億的啓動資金。”
這話拿捏的死死的!
林祖輝的身份特別重要,這是上面發話說的!
陳戌元也知道林祖輝的厲害了,想合作還說得如此理所當然,不過他也知道這是一個機會。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接下來,大家留下聯繫方式,如果陳戌元等人來港考察,亞洲貨櫃便親自接待,並安排葵涌、菲力斯杜港的考察工作。
當然了,林祖輝打算只投資魔都港,放棄粵省的港口投資。
這纔是他一開始直接點名魔都港的原因,直接提出來合作,陳戌元未必馬上會答應。只要讓他看到亞洲貨櫃的實力,他便會下定決心引進港資。
林祖輝說道:“定位準確,便是我們的優勢.東南亞市場,也需要慢慢的打開!”
接着,袁天凡問道:“目前,今麥郎、農夫山泉的團隊,都已經組建完畢。老闆,我們什麼時候進軍內地投資?”
原因有兩個:第一,在粵省,李超人耕耘了很久,林祖輝未必爭得過;第二,亞洲貨櫃的股東太多,大家未必會同意林祖輝的瘋狂擴張;第三,港口回報率不算高,還是沒必要投資太大。
“好的!”
林祖輝大方的說道:“有何不可呢?祖國已經張開了懷抱,我們港資參加祖國建設,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