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xiangjiangxinhaomen-renzhufei&bookmark=566"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第566章 【巴林銀行倒閉】
2月9日,星期四。
新加坡,一家寫字樓裡。
林祖輝和八達通銀行副董事長總裁何昌鴻,正在站在期指交易員的背後。
這裡是八達通銀行在新加坡的期貨與期權交易部門,而八達通銀行雖然主要是商業銀行,但繼承原來的國商銀行業務都在;所以,不管是林祖輝炒外匯,還是炒期指,都是通過自家銀行的交易部門。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這樣,可以隱蔽資產來源,畢竟最多也就查到八達通銀行;而八達通銀行的交易部門,是對外開放的。
“目前已經投入了多少資金?”林祖輝面露平靜的表情,問道。
新加坡交易部經理是名外國人,叫做威利斯,他立馬認真的回答道:“八達通銀行自有的資金,目前已經沽空1.2億美金,沽空平均指數爲19350點。日本關西大地震後,我們已經獲得1.2倍的賬面利潤,目前日經指數爲18450點。”
威利斯沉着,但是又內心興奮。能和股神直面交流,是他作爲投資經理的榮幸。
而且老闆心態很平靜,面對着1.2億美金的投資,25倍的高槓杆,這位老闆絲毫沒有任何神態。
林祖輝又問道:“大地震才跌這點,不平常。要麼是有人在逆市託底,要麼是後遺症還沒有來。”
包括新時代集團,也沽空了5億多港幣的日經指數期指。
林祖輝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是得儘快搭建全球的金融網絡了!”
巴林銀行新加坡期貨與期權交易部門。
雖然關西地震讓他損失不少,但他相信已經過去十幾天了,日經指數並沒有大暴跌,那麼一定就會觸底反彈。
何昌鴻總覺得老闆若有所指,心裡嘀咕老闆是不是已經找到收購海外銀行的目標了?
“老闆放心,我們一定會銳意進取,發展壯大八達通銀行!”何昌鴻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說起來,此次林祖輝讓八達通銀行介入沽空日經指數,除了知道日本大地震會造成日經暴跌外,還有就是巴林銀行倒閉的案例提醒了他——賺點錢,去盤下巴林銀行。
何昌鴻彙報道:“經過幾年的發展,八達通銀行不管是人力資源還是管理制度,都已經滿足海外擴張的條件.新加坡的政府,已經同意我們在這邊開設分行,泰國、馬來等東南亞國家,也正在洽談.”
一名交易員的聲音傳來:“經理,有人在大量沽空,要不要接單!”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2月 23日,日經股價指數急劇下挫,276.6點,收報 17885點。
威利斯馬上說道:“好,我馬上安排!”說完,馬上行動起來。
何昌鴻以爲林祖輝不放心,特意帶自己來新加坡視察。
這讓雄心壯志,勢要爲巴林銀行賺更多的錢。
但至少有三個問題困擾着他:一是如何彌補這些錯誤;二是將錯誤記入“88888”帳號後如何躲過倫敦總部月底的內部審計;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們追加保證金,他們會計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賠進多少。
此時的期指,是可以隨時平倉,在有對手盤的情況下。沒有對手盤的情況下,只有等待交割日。
他其實不看重商業銀行業務,只要穩中發展就行,畢竟香港就600萬人,能吸納多少存款;他看中的是可以組建全球性的投資銀行業務網絡,方便他自己資金投資和調度。
何昌鴻也是金融精英,還是銀行專才,所以他說道:“老闆既然這樣認爲,那我們就是穩賺的局面,大可安心等待日經指數下挫。”
接着,林祖輝詢問何昌鴻道:“海外擴張準備得如何?”
就這樣,他開始一直填窟窿,並開始做假支票應付倫敦總部,最終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爲了彌補手下員工的失誤,裡森將自己賺的佣金轉入帳戶,但其前提當然是這些失誤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損失金額也不是太大,但喬治造成的錯誤確實太大了。爲了賺回足夠的錢來補償所有損失,裡森承擔愈來愈大的風險,他當時從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爲當時日經指數穩定,裡森從此將多交易中賺取期權權利金。若運氣不好,日經指數變動劇烈,此交易將使巴林承受極大損失。
尼克·裡森狂妄的笑道:“很好,買的越多,我們賺的越多!等做完這一筆,我就給你們放假,到時候去拉斯維加斯痛快的玩一星期,美國妞一晚一個。”
2月27日的早晨,林祖輝得知一個消息,就在昨天晚上9點半,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在沒拿出其他拯救方案的情況下只好宣佈對巴林銀行進行倒閉清算,尋找買主,承擔債務。
“接,都給我接下來,我們每天有1000萬英鎊,日經指數馬上就要反彈,讓那些傻瓜虧得跳樓吧!”
林祖輝缺的就是巴林銀行這樣的投資銀行,如果納入八達通金融集團,他就相當於將自己金融觸手,伸進了世界各地。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尼克·裡森詢問道:“我們有多少份日經指數期貨,和日本政府債券合約?”
所以,他很快決定帶領團隊,去英國準備購買巴林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