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科幻未来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五十一章 驴:没有我这本书写不到320万字

第五百五十一章 驴:没有我这本书写不到320万字(1 / 1)

“驴的顶浆分泌液。”听到徐云嘴里冒出的这个词。钱秉穹与叶笃正原本有些凝重的脸上,顿时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o.O?”顶浆分泌液?那是啥玩意儿?过了几秒钟。钱秉穹先一步回过了神。只见他轻轻摸了摸下巴,眼中冒出了一丝猜测,对徐云说道:“韩立同志,你说的难道顶浆分泌液是指驴表皮制成的东西,也就是传统概念里的阿胶?”在钱秉穹想来。徐云说的顶浆分泌液,多半就是指阿胶。只不过因为徐云在欧洲待久了,所以一时半会儿忘了用传统说法表达罢了。然而徐云却很快摇了摇头,解释道:“钱同志,你理解错了,我说的东西不是阿胶,而是一种驴体表分泌出来的特殊黏液。”“这种黏液通过驴的外分泌腺分泌,直白点说应该可以理解成驴的.....汗液。”众所周知。飞艇的囊体材料除了导热性、抗压性、质地轻盈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要求。那就是......柔韧性...或者说延展性要高。这个性质从情景上来说并不难理解。平流层飞艇漂浮的位置,可是在地面上方两三万米甚至更高的高空。它的内壁可以用气体交换膜降低压力差,而体表则需要承受各种外力和内力的拉扯。所以没有一定韧性显然是不行的。后世在这方面的解决方法相对固定,一般是使用复合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比如说聚酰亚胺薄膜、聚四氟乙烯等等。毕竟工业水平已经达到那个层次了嘛。在徐云穿越的那会儿。国内的平流层飞艇甚至发展到了添加微纳米材料进行优化,并且相当成熟。但在眼下这个时代,徐云的选择就不多了。棉织物和尼龙质量显然不过关,麦拉膜现在还在杜邦手里拽得紧紧的,位列禁运品第三页的头一栏。因此经过思索之后。徐云忽然想到一个奇妙的好点子:对了。可以找这本书的主角驴兄嘛!别忘了。在当初的1850副本结束的时候,光环曾经给出过一个止血凝胶的任务奖励。返回现实后。徐云将这项技术交给了好基友裘生负责。结果裘生在某次定量实验中,意外在一簇驴毛上沾了一些没有清洗干净的驴表黏液。接着裘生便发现......这些黏液在和苯并奎啉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形成一种粘度非常高的胶质物体。于是裘生又用流变仪进行了纵向粘合力测定,结果发现它的粘度曲线超过了860。(见352章)这种情况也符合杨焕明院士当初的论文,也就是10.13881/j.ki.hljmsy.2021.02.0100和10.28502/n.kjrb.2014.007254。至于苯并奎啉嘛.....这玩意儿早在1926年便问世了。哪怕在眼下这个时代,国内具备生产能力的单位都不下二十家。因此自然而然的。徐云便把想法打到了本土驴的黏液....也就是顶浆分泌液上。只要把顶浆分泌液与苯并奎啉混合静置,调试出裘生当初的那种胶体。剩下的便是把它制作成固态囊体的问题了——这一步交给国内的化工专家就行,这不算什么特别困难的技术。诚然。一头本土驴可以贡献的顶浆分泌液并不多。但别忘了......巴基斯坦驴‘入侵’国内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离如今还有三十多年呢。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几乎所有驴,都是标准的本土驴!根据后世公开的数据。目前整个221厂内大概有上百头本土驴,不远处的海晏县内本土驴的数量还要更多。也就是在全力调动的情况下,基地凑个五百头驴应该问题不大。实在不行还可以从省会调嘛——西海省的工厂很多,各种地方都要用到驴来帮忙。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驴和后世的小轿车差不多常见。至于怎么生产顶浆分泌液......开玩笑。拉磨不就成了么?反正基地里大家天天都在啃窝窝头,虽然这年头的窝窝头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精致,但再怎么样肯定少不了杂和面。因此只要让本土驴们在太阳底下拉磨,保证水分和身体的情况下,想要凑齐顶浆分泌液可实在是太容易了.....想到这里。对面的钱秉穹也大致理解了徐云的想法。虽然他不清楚徐云所说的情况是否为真。但这种事情验证起来却很容易,完全可以离开屋子后就找人进行实验——基地内就有不少苯并奎啉。因此他也没在这方面思考太久,便很快换了个话题,对徐云说道:“韩立同志,就算你说的飞艇能够生产成功,那么剩下的两个问题呢?”“也就是如何保证能掌握U2侦察机的具体轨迹,以及保证落下的导弹可以准确命中U2侦察机?”听闻此言。叶笃正等人也竖起了耳朵。不得不承认。徐云此前有关飞艇的想法确实很诱人,已经顺利将他们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直起了八卦的小耳朵.jpg。徐云对此也没卖关子,很快竖起了第二根手指,解释道:“钱同志,咱们还是按照顺序一个个来吧,先聊聊如何掌握U2侦察机的轨迹这个问题.....”说着。徐云便看向了叶笃正,对他说道:“叶主任,你这个问题其实问的略微有失水准——难道忘了这些天你一直在用的那台设备吗?”“我这些天一直在用的设备?”叶笃正微微一怔,回忆了两秒钟才明悟了过来:“韩立同志,你是说那台气象多普勒雷达?”徐云点了点头,肯定道:“没错,就是气象多普勒雷达,它其实就能解决你提到的轨迹问题。”“毕竟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工作波段很宽,从L波到波都有——这是为了应对冰风云雨之类的不同情况。”“但U2拥有的火控雷达波段就要窄很多了,只以C波、波、Ku波为主。”“所以我们完全能对雷达波段进行修改,调频成一款人畜无害的探测雷达——U2可不知道咱们的多普勒雷达拥有堪比火控雷达的一维成像能力呢.....”说到这里。徐云不由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叶笃正。其实除了上头那些内容,他还有一些话没办法明说。也就是.....根据后世解密的诸多资料。U2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拍摄影像资料,整个机体上的设备几乎贫瘠到了极点。例如U2上压根没有远程通讯设备。没错。没有远程通讯设备。也就是U2在执行任务的途中,完全没能力与起飞的基地进行联络。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历史中U2连着在毛熊和兔子境内先后被击落,但海对面一开始都还以为是意外坠机的原因。又比如.....U2上只装载了三架可以探测火控雷达的侦测雷达,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类型的侦测设备。也就是说......U2只能检测到火控雷达的特定毫米波,其余哪怕是普通的搜索雷达信号都检测不到。当然了。U2这样设计的原因倒确实不是想着坑飞行员。而是因为这年头的搜索雷达压根达不到火控雷达的三坐标精度,所以U2哪怕被搜索雷达扫到也不会出啥事儿——顶多就是暴露自己飞到某某地区而已。想要靠着搜索雷达就锁定精确的飞行轨迹,这压根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它只要考虑火控雷达的信号就够了,剩下的空间全都可以拿来存放胶卷。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非人哉的次元交易聊天群 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 我真只是个普通人啊! 终极宇宙试炼 长生之狱 哥斯拉:至暗时刻 真实末日游戏 天王行 长夜尽头 地球最后一位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