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王国卫戍部队的枪还是老样子,正在试用的是机炮。
新技术比较多,放弃了之前“暴雨”的系列名,改用更直白的名字,撕裂者。
在炮弹仍然使用旧式材料的情况下,20毫米的撕裂者相较于同口径的暴雨二型,在五千米距离上实现了动能翻倍。
得益于加工技术和材料方面的积累,加之魔法炮不用考虑膛压问题,这门炮的身管比更大,达到60倍径。
较长的炮管也为采用新技术后更密集的弹丸加速模块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它的弹头出膛速度,达到了2200米每秒,而此前出膛速度最快的,是机载机炮的1050米静态。
从动能方程可知,速度达到两倍,动能会增加到四倍,2200米每秒都不止两倍了,为什么只实现动能翻倍呢?
因为加了距离限制,速度越高,受到空气阻力比越大,减速越快。
反器材步枪的枪口速度一般900米每秒左右,飞行5公里需要20秒以上;小口径狙击弹飞行3.5公里左右也需要近20秒。可以得知,实际子弹随着飞行距离增加,速度会很快的向自身气动临界速度靠拢,而这个过程中,维持速度的关键是弹重。
20毫米口径叫炮,135克的弹头重量也接近反器材步枪的4倍,可是旧式弹丸出膛后不能保持附魔,因此撕裂者上搭载的附面气流稳速模块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五千米也进入了亚音速段,初速度增加的效果到这里减弱的十分明显。
具体点,撕裂者在5000米距离的对敌打击强度,大约为五千焦耳。
数字不大,不过效果还是要看着弹情况。
被打击目标身体的破坏情况,体液性质的影响占比更大,弹丸制动带来的激波,通过不可压缩的液体传播对整体产生破坏。
超音速打击是很强,可是对一些没有护盾的单位,由于躯体大小和强度都不足以完成弹丸制动,实际会有伤害溢出,既穿透射击。
亚音速飞行状态下,以20毫米口径弹的重量,和魔族普遍更坚实的外表皮,实际效果会更接近锤击,即便没破皮,5000焦耳的动能也足够把人形大小的目标打飞并形成内伤了。
小恶魔没有计算在内,因为根据实战经验和事后计算,15毫米弹最终接触动能3600焦耳左右,命中中心线就会将其拦腰扯断。而15毫米弹的4000焦耳动能线,在900米外,根本用不着在五千米的距离上防备。
话说回来,绝大多数类型的魔法盾都能比较轻松的挡住5000焦耳的单次动能打击,而在5000米距离上,又不太可能做到连续命中,因此撕裂者现有的性能还远远达不到预设值。
没有新型弹丸配合的情况下,撕裂者的主要威胁区,仍然限制在2500米内,在该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大投弹量,对目标产生强制破盾击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