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追加:今天刷某瓣的时候看见一条很新的切入点,大意是说《白昼之雨》用拍日常的色调来拍恐怖片,我想了想,觉得非也,但懒得再开一篇新长评了,索性塞到这篇里,不感兴趣的瓣友们可自由跳过↓]
说起色调,《白昼之雨》在我看来有三种大方向的色调:日常自然光、回忆杀常见柔光和莫森专属的“恐怖片打光”。
前两种在市面上的影视作品里屡见不鲜,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在这里我捡一点个人觉得有趣的地方讲一讲。
田刚和莫森在饭馆吃饭的那段,两人的色彩和表现出的气场是相反的。
按理来说,田刚穿的是亮色(忘了是绿色外套还是青色外套了),这样的颜色在街边小店里比较显眼,比较突出,会引导观众的视线往田刚身上走。
而莫森穿的是暗色,他黑色(还是灰色来着)的格纹衬衫是最常见的款式,看上去很不起眼,要不是有那一头比较浅的头发,以及他本身白到吓人的肤色,莫森在视觉上整体就是一个灰扑扑的状态,很符合他社会loser的气质。
放在其他常见的作品里,穿着亮色系衣服的人,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都是主角。这个很好理解,更能引起注意=占据主导位=戏份多且重要=主角,一般的逻辑大抵如此。特别是有多人出现的场景,许多服装造型师都会采取主角穿亮色,其他人相对朴素的对比方法,无形中暗示观众“这位是主角,多关注他/她”。
而《白昼之雨》则利用服装的色彩差异(和演员的演技,笑)勾勒出了一幅“看起来是主角”和“实际上是主角”的两个人对谈的画面。
现在好多电影和剧不是很喜欢搞“双男主”么,照着这种思路去想,田刚和莫森何尝不是一种双男主?
你别说,用上这种名词,似乎《白昼之雨》一下子就时髦起来了。
好了不扯题外话,总之,这里视觉上更鲜明的田刚屡屡被莫森说的话噎住,只能窘迫地端起杯子喝酒,并到处张望,试图掩饰尴尬,而与其相反的loser莫森,却因为浓重的阴郁气场在气势上将软弱且怂的老好人田刚压倒,形成微妙的戏剧冲突。
这段是《白昼之雨》里比较不错的文戏。演员何畅把田刚那个困窘的“度”演绎得很恰当,至于秦绝的演技,让我一个偶尔写写剧本的业余电影爱好者来谈就太班门弄斧了,此处偷懒不提(笑)。
说说莫森专属的“恐怖片打光”吧,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有注意到,贺导采用了两种颜色作为主基调来塑造氛围。一种是黄,一种是绿。
黄是昏黄,像年限已久的老灯泡,只支撑着一点微弱的暖光,大多时候都非常黯淡。
绿是惨绿,似乎与黑暗融合得不分你我,但又在纯粹的暗色调里格格不入,有着奇怪而诡异的存在感。
我对色调和打光研究不多,私以为昏黄对标的是田刚和邱雪他们温馨的日常色泽,这一对小情侣谈恋爱和办事时的光线都很自然舒服,总体是温暖里偶尔带点暧昧的暖色系。然而换到莫森和女白领,莫森和职员等场景,画面虽然也是橙色和黄色,却多多少少有点昏暗,很明显是氛围上的暗示。
至于惨绿,这个实在太经典了,雨夜的小树林,整片都是这种幽静又瘆人的惨绿色,绿得发黑。说起复仇何冶这里,我印象深刻的是曹昊的手电筒光,当时画面很暗,只有重重的雨声,曹昊举着的手电筒光非常亮,黄得发白的光线像舞台聚光灯似的一路照在莫森的身上,镜头切过去,莫森仿佛一只诡谲的白皮怪物,看得我心跳一度停了两秒。
好巧不巧的是,莫森尾随女白领的片段,屏幕里也是这种阴恻恻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