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马林这种蒸汽机的制作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别的先不说,他需要先把做够精确的车床给制作出来。
他的车床由水力驱动,每秒一百二十多转。
力气极大,反正比两个人大汉脚踏驱动还猛。
这么大口径的管子,到底是用车床合适,还是镗床合适?
三十厘米内径。
他的刀具非常的出色。
他觉得还是采用镗床方式来加工比较合适,把刀具给固定好。
然后转被加工的金属块。
试过之后他觉得其实反过来也没事,转动刀具,固定金属快。
刀具和转轴、滑动轴都必须非常标准。
金属块必须被固定的非常好。
刀具的刀尖做成倒V形,这样子推动刀具向里走的过程中,就会把金属中间的洞给越开越大。
只是想把这种刀具给做的很标准,还真是不太容易。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刀片要做多厚?
刀片要是太薄,就不结实。
要是太厚,会对洞壁形成摩擦,使之不准。想一下,刀刃的脊梁应该做成圆弧形的。
但是如果刀刃比较薄就没有问题。这确实对刀刃的钢的材质有很高的要求。
而且他必须保证加工的中途不需要换刀片。
加工制作这个刀片,并且把它给安装好,再调试好,这件事难着呢。
那个推着刀片向前滑动的装置同样难做,想保证刀片走直线,而且与转轴的方向保持完全一致。
他只能靠手。
这是老师傅的才能。
这种才能需要失败无数次才能练出来。
他需要每天进行练习。
以保证手的精确性。
这就是他的工作。
最近他每天闲下来就打磨钢珠,为的是提高手艺,以及拿这些钢珠制作轴承。
设备只能帮助他缩短加工时间,却无法帮助他提高加工精度。
对于别人来说,设备确实能够提高加工精度,因为别人的手艺没有他这么好,而设备的精度是由他的手艺决定的。
为了这台足够精密的车床,他是费尽心思。
怎么对刀具进行固定?
这么大的刀具肯定容易损坏。
所以要依次更换刀具。到了最后一把刀具的时候才需要认真考虑精密性。
这最后一把刀具应该怎么固定在转轴上呢?
厚金属板,中间有道缝,把刀具固定在这道缝里,打螺丝。
金属板固定在转轴上,用尺子量清楚距离。
怎么量清楚?
试着用它在一块金属板上画个圆,量一下圆的直径是不是正好三十厘米。
误差最好在两毫米之内。
这对刀具的要求非常高。
下一个问题就比较令马林头疼了。
推动刀片沿着转轴前后滑动,保证它走的是标准的直线。
架子需要三个滑动轴才能保证它前后移动的时候不歪斜。
而三个滑动轴如果制作的不够标准或者对应的洞眼制作的不标准,架子就滑不动。
如果通过反复摩擦,终于能够滑动了,那推出来的路线也不是直线了。
对马林来说,这是个美术问题。画师画复杂机械的时候经常遇到此类问题,如果自己的空间把握不够好,画出来的机械就不标准,瞧起来很有问题。
他要借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手工把它们给加工的比较标准。
比如他要手工制作一米长、两厘米粗的金属圆柱,误差不到两毫米。
利用车床可以加工出一个粗略的模样,但是如果想更精确一点,依赖他的手工打磨。
他需要三个这么标准的圆柱。
还需要三个这么标准的洞眼。
这个误差,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模型机制作好之后每天都有人来看。
包括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