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一下吧,织布这件事,华夏国的原始人就会,却把马林给难的脑袋爆炸,整整花了两年才搞明白。
所以他不能小瞧一项技术的难度。
他自己的想法是,既然能够造出来木头织布机,那么应该也造的出来水力织布机。
除了排线,全自动。
而他被这个触发、终结回路给难倒了。
他就是想拥有一个能够精准的终结掉一个事件的装置。
比如前述,一个爪子抓住了一根杆子。
它要在这根杆子完成整个往复运动的比较精准的瞬间张开,与杆子脱离联系。
它不是被缓缓的一点一点的张开。
而是忽然就张开了。
好吧,既然能够有金属滑块让它闭合,也能够有金属滑块让它张开,一个在垂直方向,一个在水平方向。
这个装置的问题是否被完全解决了?
还差一些。
似乎勉强能用了。
下面就是时间轴的问题。
织布机要一步一步完成特定动作。
这些动作都有先后次序。
像是提线栅格的上下移动、打纬板的前后移动、卷布轴的转动、放线轴的转动,它们可以利用同一种原理的装置来实现。
下一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那就是左右手的穿梭动作,它们是交替的,而且每一次穿梭都综合了好几个动作。
比如右手把梭子递给左手:
右边的杆子向左水平移动。
左边的杆子向上移动。
右边的杆子向下移动。
右边的杆子向右水平移动。
然后才算是完成了这个事件。
左手把梭子递给右手也是类似的。
左边的杆子向右水平移动。
右边的杆子向上移动。
左边的杆子向下移动。
左边的杆子向左水平移动。
这几个动作就比较麻烦了。
原因是,相关零件完成一个动作后并不复位。
这些动作是真正的连串动作。
互相间存在物理联系。
回路中必须能够展示出它们的这种联系。
马林被这个问题给烦的够呛。
真的能够用齿轮实现这些功能么?
其实不用复位既带来了麻烦,也带来了方便。
说不准这两串动作反而比较容易实现呢。
对马林来说,难点在这里。
左右两侧的配合必须默契。
右侧动了一下,等待左侧两个节拍,然后再反向动。
只是想一下就觉得头痛。
此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向右穿梭与向左穿梭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需要用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
他大约可以在时间轴中体现出它们的不同。
这些回路互相间必须没有冲突。
能够整合在一起。这一点就难了。
又想了一番,觉得可能是自己把问题给想复杂了。
如果他能够有个类似自行车变速器的装置他就能够比较容易的实现这些功能。
不需要全都靠齿轮组。
有时候零件的形状便能实现很多功能,远远的好过用齿轮触发。
但是自行车变速器又是什么原理的呢?
手在车把上拧几下子,车链子便会在不同大小的齿轮上进行移位。
得有东西拉着链子吧。
又起来了一件事叫做火车变道。
能够利用类似的功能么?
心里想不明白。
他觉得暂时不要着急。
必须先把能够做好的事情给做好。
手上打磨钢珠更加的卖力,似乎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他知道所有事情都不能着急,必须慢慢的来。
再接下来一天给房子内部打水泥地。
楼上楼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