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在各个国家都宣传移民新大陆的思想,不仅鼓励平民去移民,也鼓励国家组织移民,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海外聚居点,称之为殖民地也行,可是新大陆不存在土著居民,不存在掠夺和杀戮的问题。
这确实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没有低的人去了就有地了,缺少资源的国家去了就有资源了。
现在的轮船数量又增加了很多,马林每在一个国家买矿,都会考虑在这个国家的重要河道边或者海岸线修建造船厂。
一般都是采用合资方式,我方出技术和一部分钱,对方出地皮、资源、劳动力。
这是在帮助对方发展水运业。
有个前提就是他觉得这个国家不是什么邪恶国家,弄到了轮船之后不会用来做什么不法勾当,毕竟轮船这时候算是高科技。
结果就是虽然大航海时代开始才八年,造船厂却非常多。
如今能够前去新大陆的船只真是多。
马林知道自己的问题,那就是急性子。想把建设的速度加快。
正常情况下,工业发展怎么可能有这么快?开了挂才能这么快。
事实上马林确实开了挂。最大的挂是沙狗神庙系统,它能够帮忙解决工业革命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减少统治者的阻碍,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然后就是他、约克、小青,事先知道工业革命的各种技术,然后就能够以计划经济的形式进行布局,在市场有所反应之前,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完成了。再接着就是非凡者和非凡之力的存在使得各种高精尖技术可以以魔法科技的形式实现,大型施工也可以以高精尖技术完成。
于是,盖姆大陆的工业革命起步的真是快。
它展示出了与蓝星完全不同的特点。
扫盲教育到底怎么进展,马林其实对此有点发愁。将来某天,社会的发展会受到文盲率太高的制约。他好歹在星际联邦搞过很长时间的经济建设,已经多次遇到这个问题。
扫盲工作很不好做,他可以尝试多建立夜校,也进行一些宣传活动,但是入学率肯定很低。
这种学校,马林觉得,最好是免费的,但是国家目前没有这么多的资金。
与教育部长商议,他说道:“这不是我的事,建议你跟小青一起合计。”
与财政部长刘粟、伍奢也进行了合计。
商议的结果是,即使老百姓对扫盲教育兴趣不高,政府也应该把扫盲学校给开起来。
可以分阶段完成计划,从第一年到此后第十二年,每一年建多少扫盲学校,招生多少学生,先粗略的合计一下。既然无法一次性到位,那就搞个分阶段。
那些与东翼洲联邦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和地区也在尝试搞基础教育,建大学,修卫生院。
联邦的路还是修的不好。马林不得不从海外资产中转移一部分,用来给联邦修路。
马林看着那些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就会产生很多不满。
车怎么开啊?自行车怎么骑?
他希望看到的景象,大街充满骑自行车的人。这种情况始终未曾出现。
现在城市里有一些自行车,但是数目不够多。原因一是自行车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够令人满意,二是大家的收入不够高。
但是能够看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买自行车。
刚到城里打工,手里没钱,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会有余钱了。
城里的大街修的好,骑自行车是很省力气的。
关于大家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