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想法是,即使产量很低,能够让少数几个人吃上粉条也是好的,比如他自己。
他其实心里有点急躁,想快点去荒野寻找更多的原始部落,却始终找不到同伴,无法成行。
自己一个人穿越这个时代的荒野,还是算了。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他成功制作出了粉丝,它们很容易被保存和携带,然后他就可以带着它们去与各个部落交换,使得远行有了更正当的理由。
他不可以用陶器进行交换么?
他也会用红泥陶器进行少量的交换,但是他会亲手教给这些部落怎么烧陶。
他同样也会教怎么制作质量好的弓箭。
怎么编织背篓、苇席。怎么造房子,包括草房、石头房子、砖房。
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个模糊的想法。
他希望把南石村发展的足够好,别的部落的人听说后自发的从远处赶来,进行观摩和学习,顺便带来一些用于交换的资源。
只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落后状况以及鸟巢平原的人口密度,他觉得这种事很难实现。
回到织布。
他压根就不知道织布机的真正原理。
他只会一个最简单的纺织法,只能织粗绳索和席子,而且纵向的孔隙太大,导致编织物不够结实。
他用来过滤面水的布必须更细一点。
他认为一厘米至少应该有十根线,而两根线间的孔隙宽度不超过半毫米。
这样子的布肯定够他过滤面水了,他的粉条就有希望制作出来了。
他知道这块布将会耗费他非常大的力气。
他在土丘村的时候曾经徒手用几百根麻绳编出了一个垫子,它比麻皮口袋还粗糙,却耗费了他七天时间。
每一个交叉都是用针穿出来的。
每一根横线他都用针上下穿了三百多次。
总共有两百多根横线。
为了把纵线给绷直,他使用了几根木棍,并给每根纵线的两端绑了个用黏土烧的坠子。
这个垫子是水平的,所以他要在垫子的上下方之间穿针,胳膊不够长,所以他专门喊了土俊的孙女坐在这垫子的下方,跟他配合着穿针,导致后来小姑娘天天喊脖子疼。
从某个角度讲,他是患有强迫症,做事特别的一根筋。
那种垫子他都做得出来,如今他知道一个最简易的纺织法,自然要想法子织出一块布来。
这布的用途是过滤面水,以便制作粉条。
他用的线是自己纺的,乃是他目前能够纺出的最细的线。即便如此,它也有半毫米以上的直径。
线是怎么纺的?一束松散的纤维,对一端进行旋转,它不就被拧细了么?继续拧就成为了线。一团蓬松的棉花,随手一扯,不就扯出了一束松散的纤维?
那旋转是怎么来的?
把纤维的一头拴在一个陀螺的转轴上,陀螺一转,它不就开始带着纤维的这一头旋转了么?
手工纺线的时候常常是用一手吊着一个陀螺,另一手从棉花上扯出纤维束来,接到前面的纤维束里,于是就一直纺了下去。
而这种悬吊的陀螺不宜太沉,转动的惯性也不够大,纺线也不够稳。
于是便有了横向的纺轮。它用圆盘状石头中间掏洞制作出来,转动起来惯性大,而且转的很平稳,于是便能纺出细线。
马林现在用的细线在他老家肯定算是粗线。
可是他只能纺这么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