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九十八章 雁门的铁,渤海的盐,荀氏的筹码

第九十八章 雁门的铁,渤海的盐,荀氏的筹码(1 / 2)

刘擎在渤海郡逗留了一段时间,渤海事务,暂交田丰。

而刘擎则带着典韦与骞萦,天南地北,走个不停,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刘擎才回到南皮。

典韦以为刘擎是去游玩的,但实际上刘擎是去考察的,只在海边一处叫碣石山的地方,对着澎湃海潮呼嚎了一番。

还有夫人陪着吼,典韦觉得太过中二,没有效仿。

刘擎想了想,这里是曹操打卡地,他在这里写下了《观沧海》。

抄诗什么的都是弱爆了,我需要抄诗么?碣石山都是我的。

或许找机会可以约孟德去游玩一番,见证一下原着风采,打卡历史人物名场面,不比直接抄更香?

其实真相是:刘擎只会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后面那句还是通过“性甚至灾,割以永治”的不良段子学到的。

通过了解,刘擎对渤海郡的发展,也有了初步的打算。

渤海郡中南部,并没有什么大型水系,只有彰水干流,从北部注入渤海,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流经钜鹿郡安平郡的绛水,还是流经雁门郡和常山郡的滹沱河,都是彰水支流。

而且因为地势平坦,故而河道宽阔流速缓慢,可以说是优良航道。

只是北方并不流行航运,刘擎也未见过大型的运输船,或许,应该去南方招募一批造船工人。

先服务于航运所需,若日后战事需要,也可以打造水军,谁说北方不能有水军的?

此外,在渤海郡漫长的海岸线上,刘擎也见识了许多晒盐点,特别在高城县境内,也就是碣石山一带。

据县志记载,渤海郡晒盐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便有鱼盐之利的说法,在先汉时期,因为盐铁专营,所以渤海郡常设盐官,只是后汉废除了,如今盐务多为一些豪强大族所营,产量分散不说,而且工艺也越来越混乱。

盐,和铁一样,刘擎是必须收管的,前期工作田丰已经在准备了,等荀彧一到,立即着手开展。

古人虽然有智慧,但因敬畏自然的思维,格局有限,所以效率十分低下,比如挖点煤挖点铁矿,还扣扣索索的,怕得罪山神。

刘擎就不一样,他直接叫甘来将整座山烧了,炸了,挖了……这个时代,远远谈不上会伤及生态和环境。

十个炉不够,就上一百个,未来这些铁,可不仅仅是打造武器用的,而是要应用到方方面面之中。

所以,盐也一样,刘擎要的,是将晒盐产业化,扩大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彻底掌握盐这一重要资源。

渤海王府一隅,这是田丰趁刘擎外出暂时整修出来的居住区,刘擎回来不久,田丰便来了。

“主公,你安排的事,我已查妥了。”

说着,田丰奉上厚厚一叠纸。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