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的天气,刚刚过了小暑,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董明与董梅却在这么热的天气里,穿上了长裤和长衣,不为别的,山上草木繁茂,皮肤无论是被刮到还是碰到那种毛毛虫,感觉都不会舒服。当两人从坎儿上来到坎儿下路口,他们约好的集合地时,发现大喇子身后又跟了个小尾巴——二喇子,为此,大喇子还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大伙儿道,“我家老二,非要跟着一起爬山,我拗不过,只好把他给带来了。”
“人多更显热闹,你那工具都带了吧?”董淑芬只是轻轻地看了眼二喇子,眼神儿就向大喇子手上瞟去。
大喇子的手上只有一把造型怪异的砍刀,尖端比尾部更宽,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见到董淑芬在审视自己的工具,就先指了指自己的砍刀道,“对付那些山枣树,一定要有砍刀,但光有砍刀也不行,还要有叉子!”说着,又指向了二喇子的那边。
大家看到二喇子手上有把三尖铁叉,有些酷似动画片里夜叉用的武器,拿在二喇子手上还有些滑稽感。人都已经凑齐,大家向着北山出发,董家沟子村,东西长,南北窄,董明几人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北山脚下。由于村里土地少,山地多,稍低些的山坡,都被开垦成了梯田,上面种满了玉米或高粱。大家沿山间小路,穿过这片青纱帐,继续向上行进约十几分钟,坡度渐陡,小路很快就到达尽头。
走到这里,上山的路,基本已经被各种低矮灌木覆盖,荆棘丛生,再次行走之时,就需要避开这些东西,大家上行的速度开始变缓。终于,又是前行了十几分钟,这些矮灌木,也就是山枣树终于无法避开,走到了这里,如果不能通过的话,就只能打道回府。
只听大喇子对二喇子大呵一声,“上叉子!”
二喇子很听话地从后面上来,举起手中的叉子对着一棵山枣树就叉了过去。山枣树虽说也是灌木,但枝干很细,被二喇子这一叉,直接就给按倒在地上。随后,大喇子走到跟前,挥刀就砍,只三两下,这根山枣树就被砍断,随后二喇子用叉子一挑,这棵山枣树就飞到了边儿。
董淑芬与董梅两个小丫头,愣愣地看着这哥俩熟练的配合,忽然董梅道,“你俩经常上山吧?”
“那是当然!”二喇子得意地道。
却没想到,二喇子刚刚说完,大喇子马上就纠正道,“也不算上山,我俩一般也就走到这里,没再往上走过。”
“那你们来这儿干啥?”董梅好奇地问道。
“肯定是为了这些山枣吧?我爸也经常弄些回家,煮了水挺好喝的。”董淑芬边儿上说道。
“对,就是为了打山枣,下边儿的这些个头儿太小,为了摘到更大的,每次我们都把下边儿的这些给砍了,这才能走过去采到大的。”二喇子道。
爬山最难通过的区域,就是这片儿荆棘区,距离倒没有多远,董明目测也就是几十米的样子,无论从哪个方位上山,都要穿过这么一片区域,避无可避。
这几十米的距离,虽说有工具的犀利,还有两个喇子的完美配合,仍然是耗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期间董明倒也试着砍了几下,但他的技术明显不如大喇子专业,这种山枣树别看最多也就是拇指粗细,但韧性十足,砍的位置和力道不对的话,根本无法砍断,董明试了几次,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仍然交还给大喇子来完成。
再向上走,脱离了这片荆棘区,前方是一些稀疏的松树,地面上的杂草也变得不那么茂盛,大伙儿上山的速度有了显著提升。董家沟子附近的山虽然多,但都不算高,也不是很陡,没有明显障碍的情况下,这处松树区域很快就被几人甩在了身后。再往前走,山上基本就没了什么植物,这就是董家沟子附近小山的特点,低处都长有各种植被,但快到顶端后,却又像不毛之地,有些像那些地中海式发型。
没了植被的地方,走起来就容易得多,大家又是用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山顶,而他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一处锋火台遗址。
“这处锋火台损毁得最厉害,就还剩下个土堆,我们还是到那边儿看着好点儿的地方瞅瞅吧?”董淑芬轻抚额头的汗水,对大伙儿道。
“那可得走会儿功夫了,这些邻近村子的锋火台,上面的砖头不少都是被附近的人拆了去盖房,只有远一点儿的地方,才有完好点儿的。”大喇子解释道。
“没事儿,反正沿着长城走就是了,也不算难走。”二喇子点头道。
当几个小伙伴儿们正在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之时,董明似乎发呆一般,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小伙伴儿们有人以为他在休息,也有人认为他在俯瞰山下的景色,只有董明自己知道,在他的内心,刚刚闪出了许多的疑惑。董明究竟在疑惑着什么呢?原来,就在他跟这些小伙伴儿们,连跑带跳地到了山顶之后,他的心里却有种想要修炼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微妙,也非常地微弱,如果不是他在这里站立了一会儿,也许根本无法发现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