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天眼宝鉴 > 第1505章 欲加之罪

第1505章 欲加之罪(1 / 2)

只见那个物件儿。呈现规整的正方体。长宽高各约30公分。鎏金盝顶四天王宝函,用一条约50毫米宽的绛黄色的绸带十字交叉紧紧捆扎。顶面錾两条行龙,首尾相对,四周衬以流云纹;每侧斜面均錾双龙戏珠,底饰卷草;四侧立沿各錾两只迦陵频伽鸟,身侧饰以海石榴花和蔓草。函的四侧面分别刻着四大天王图像。正面是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左面是东方提头赖咤天王,右面是西方毗卢勒叉天王,后边是南方毗娄博叉天王。最外层是一个长、宽、高各30厘米的银棱盝顶黑漆宝函。所谓盝顶,就是函盖上棱成斜面的函。它是用极珍贵的檀香木制成,用雕花银条棱边。

听到林夕的惊呼。同父也看下那个物件。他珍藏了这么多年,同样也是极其好奇。并且问道:“什么是八重保函?”

明晰稍作思索。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中闪烁精芒。倒也没有隐瞒。给出解释道:“八重宝函,唐懿宗赐赠金银器,是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只不过这个盒子。只是看起来像八重保函。实际上并不是的。你你看他这个造型的材质。好像是传说中的紫玉。”

八重宝函是大唐天子为放置佛骨舍利而特意制作的,可见其级别之高。所谓佛骨舍利,是佛祖释迦摩尼去世之后,弟子将其尸体焚化而得的遗物。法门寺中的佛指舍利共有四枚,三枚影骨、一枚灵骨。而放置在八重宝函之中的,就是三枚影骨之一。影骨并非真正的舍利骨,而是为保护舍利骨特意制作的,与舍利骨具有同样的价值。

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六重:素面盝顶银宝函;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第八重: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

佛骨盛典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迎奉佛骨盛典,是在唐高宗显庆四年,唐高宗为使佛教更符合中国的传统习俗及臻于中国化,为舍利铸造金棺银椁(即宝函),并按中国儒家的最高礼仪埋葬于黄土之下(即地宫)。李氏皇朝迎奉佛骨,队仪庄严浩大,沿途顶礼膜拜者由长安(今西安)延至凤翔(今宝鸡)三百余里,成为一时盛况。

相传2700年前,释尊在拘尸那城两棵树之间涅槃后,众弟子火化他的遗体,从灰烬中拾得了一些遗骨残片。这些遗骨被称为舍利,包括一小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一节指骨,以及其他一些真身舍利。这些佛舍利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国家分别建塔供养。

一百多年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了印度半岛。鉴于自己杀戮太重,阿育王放下屠刀,转身成为护法明王。他挖掘八国之塔,搜集佛舍利,在各地重新建造了八万四千塔,将那些佛舍利分送塔中供养。古印度把中国称为东土震旦,相传在东土也建造了十九座舍利塔,陕西凤翔法门寺便是其中的一座,塔中供奉着佛指舍利,是佛陀的一节中指指骨。

一千年,足以发生很多事。大唐亡了,新的王朝兴起又灭亡,灭亡又兴起,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只是,地宫的门再也没有被打开。那个三十年一开国泰民安的传说仿佛只是为了大唐一个时代而存在,甚至连传说本身也渐渐被人遗忘。

当沉睡者猛然惊起时,不免昏昏沉沉,暗风吹雨,残焰幢幢。

摇摇欲坠的法门寺塔下,红卫兵把佛殿、佛像、佛经破坏殆尽,他们说这是在破四旧、立四新,铲除封建思想和文化。这种立意能理解,但执行起来却伴随着暴力和盲目,演变为一场文化浩劫。

1967年7月,几辆大卡车拉着几百名红卫兵来到法门寺,要来砸毁那幢八棱十三级法门寺砖塔,小将们的热情很高,理由很荒唐,说那座塔下藏着蒋介石的秘密电台。

最新小说: 情感主播 阿林传 道主:从做梦开始 重生系统归来 家长里短之大狗二狗 文娱帝国 文娱万岁 浮庸行道难 光霞庄园 我真不想靠反串出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