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wushangxianmo-qizhunanxia&bookmark=1052"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添加书签"/></a>
“放屁!罗首座的炮灰营一看便是我道中人!罗首座带着炮灰营闯出万囚古天塔!你以为随便什么人都能关入万囚古天塔里吗?”
“一帮邪魔,你们懂什么!正是罗首座的感化教导,才让炮灰营的修士们涤洗了魔性,归我正道。《 ”
“放屁!你沧海书院的人还真是会颠倒黑白,一个个都是伪君子!”
“你们这些邪魔才是一派胡言。”
……
浮岛上空,沧海书院的书生们和天蛟洞为首的邪魔修士骂战开。
当事人罗川反倒像一个没事人般,淡淡注视着眼前一幕。
“川儿,你的目的达到了。正邪两方,你都没有太过得罪,他们反倒想要拼命挖你过去。”罗敷附耳传音道。
就在这时,一名女道从沧海书院众书生中走了出来,朝向罗川款款一拜:“华阴见过罗道友。恭喜罗道友击退强敌,扬威混海。”
罗川看了眼华阴仙子,微微颔首,没有说什么。
见状,华阴仙子脸上浮起一抹失望。之前她被玉箫帝君擒下,丢给麒麟卫,后被沧海书院趁着罗川和玉箫帝君大打出手救下,也算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她这一切的遭遇,只因给罗川传信示警,可罗川的态度却让她的心跌到谷底。
“华阴?”罗敷心中一动:“川儿,之前你还在渡劫时,便是这位华阴仙子传信警示。否则那玉箫帝君恐怕早就杀入深渊了。”
“哦?”罗川目光停留在华阴仙子脸上。打量半晌,抱拳拱手,面露笑容:“阁下如此仗义,罗某谢过。日后阁下若有什么难处,大可来找本道,但凡在本道能力之内的,本道定不会坐视不管。”
“罗首座此言当真?”华阴仙子眼睛一亮。
罗敷看了眼华阴仙子,面露思索。
“自然当真。”罗川深深看了眼华阴仙子。
“那好!还请罗首座随华阴走一遭吧。”华阴仙子朝向罗川深施一礼:“实不相瞒,华阴之所以传信警示,并非仗义。而是有所求。”
“你倒是直接。”罗川并没有意外:“不过你先说说看。你需要本道做什么?”
罗川心中十分清楚,他之所以能击退玉箫帝君,是因为有炮灰营兄弟们在前面撑着,直到他渡劫成功。而若非华阴仙子及时传信警示。那玉箫帝君或许早已找到幽渊入口。一击而中。压根不会给王侠子和炮灰营兄弟们准备的机会。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华阴仙子也算救了他一命。
“华阴听人说,昔日邪派丹道大宗师空空道人。一直追随于罗道友身旁。我父王身患重疾,混海的丹师无一能治好,在数年前,一名医道大宗师造访混海,带来了一道丹方。本道花了两年时间,终于搜集全了丹方所需要的草药,可依旧找不到能够炼丹之人。”华阴仙子说着说着,眼眶微微泛红:“据那位医道大宗师讲,只有丹道大宗师,才有能力炼制那丹……还请罗首座救我父王一命。”
罗川和罗敷相视一眼。
“父王?这混海之中还有道国?”罗敷好奇问道。
“不满两位,混海之中,只有一座道国,名为大自在国。国中一半凡夫俗子,一半散修,相处自在,各不干扰。我父王乃是大自在国当今国主……可若那重疾始终不能好的话,我父王便要退位让贤了。”华阴仙子声音越说越小。
“川儿,反正你还有三日时间。不如便随华阴公主去那大自在国走一遭吧。”罗敷向罗川使了个眼色。
罗川会意,微微颔首:“也好,便去走一遭。”
混海这般险恶之地,竟能建立道国,想必也有特殊之处。罗敷的心思,罗川如何不清楚,罗敷是打上了这位华阴仙子的主意,想在大自在国建立商行。
罗川前来混海的目的是寻找洞天福地,可元老生师徒这条线已断,白骨魔猪虽能寻找古物,可在茫茫混海,要寻那洞天福地,和大海捞针又有什么区别,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闻言,华阴仙子面露感激,转身朝向罗敷深施一礼。
“如此,我们走吧。”罗川当机立断,不再理会争执的正邪两派,飞出浮岛。
“两位请随我来。”华阴仙子同样顾不得沧海书院和正道联盟,带着罗川和罗敷,无比欢喜地向前飞去。
罗川走后,正邪两派也吵不下去了。
望向罗川远去的背影,蛟兴霸目光闪烁,嘴角微扬,喃喃道:“此人的行事作风倒是随心所欲的很。看来他一时半会,是不会插手混海正邪交锋了,也不知他来混海究竟所为何事。”
想了想,蛟兴霸召来一名手下:“你去,把罗川进入混海之前的一举一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给我挖出来。我要知道他大老远赶来混海,不惜冒着被玉家击杀的风险,究竟为了什么。”
另一边,大方道人同样面露深思:“传言不假,此人乃是一性情中人,他进入混海,却又不加入任何一方……驰宇,你说此人来混海究竟为了什么?”
“弟子不知。”驰宇道人摇了摇头:“不过,听弟子陈末说,罗川在南部湾镇时,曾想加入一个宗门。”
“哦?陈末,你过来。”大方道人望向人群中的陈末:“把那日之事一五一十,细细道来。”
陈末似还沉浸在内疚之中,愣了愣,走上前将那日酒楼中的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