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morizhiwuxianduihuan-tiantianchimian&bookmark=395"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添加书签"/></a>
曾经在青林火车站修过铁路的耿五粮老大爷,因为其年长厚道,待人真诚,也算是一号人物,他一招手,天水围难民营的人也是拉了不少人,这一次,他不仅在一个四百多人的村子里站稳了,还被这些人推举为村长,他也当仁不让的做了,毕竟种田一途,他自问也是拿得出手的。
很快队伍来到了常发镇,这里倒边春悲的流水的席位,馒头、咸菜、热水,就是给他们准备的,在这里就要分路走去他们自己的村子了。
耿五粮拉着自己的孙女的手,背上背着一个口袋,里面什么都有,零零碎碎的就是他这么长时间的家当。
“常发镇十七村的村民在哪!”几个公务员带着一队足足有一个排的士兵喊了一嗓子,耿大爷的队伍纷纷举手,这一队人就直接走过来。
“你们选没选出来来领头的?”一个公务员拿着本子翻了两下,看了一圈,道。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众人都指着耿大爷道:“耿大爷是我们村长!”
“行,你们这么多人认可,那就好办多了。”
公务员走过来,跟着耿五粮道:“您老姓耿?我姓陆,叫我陆子就行,集合一下人,跟我走吧。咱们早到村子早安家,接下来确定各家各户的土地位置,领薪金、农具、种子、租耕牛什么的都是事儿呢。”
耿大爷头道:“这话的对,都别闲着了,拢过来,走丢了的没人管啊!”
这些人都是生怕把自己丢了,一个个跟的可紧了,没多一会儿,他们就跟着这个一堆人出了常发镇。
在镇外,他们看到同样的一队又一队的难民们,在公路上想着不同方向走去,路上,他们看见没一个道的岔道口都插着印有平阳军火焰凤凰标志的路牌,写着三村、十二村、六村什么的。
“都记住了路,你们需要什么,日后都在这常发镇办了,就是每月的口粮,也是要上镇子上自己领的,都把道记好了!”
шшш ★T Tκan ★c o
这个姓陆的年轻人他焦急的道,他的任务很繁重,他必须在四天内安置好十七村的事情,然后就要去下个城镇安置其他的难民,这一次,可以,除了忙碌走不开的公务员,基本都投入到了这一场难民安置计划当中了。
也就走了三四公里,公务员就指着前面的牌子,道:“看到那个牌子没有,写着十七村?你们的村子就是常发镇十七村,等所有的难民安置完以后,你们可以申请改名字,毕竟一个村名用数字标记,只不过是现阶段利与管理。”
耿大爷头,队伍就下了公路,沿着土道又走了一公里,就在一个岔道口向西而去,看到一个石碑结结实实的插在土地里,上面什么也没写,公务员道:“这就是十七村的东界碑,为了防止各个村子不知道各自村子的边界在哪,发生争执,特别立了此碑,东南西北各有一块,等到时候你们确定了村名,在常发镇改了名字后,才允许在石碑上刻上村名。”
进了村子,放眼望去全是空荡荡的平原跟不多的防风林,前面有一个村落,公务员道:“这里暂时就是这样修建的,一个院子是一个公用的厨房、厕所还有洗澡的地方,中间有口水井,围成一个四合院的架势,一个院子住八户人家,如果单身的,两个人住一户,现在开始分吧,分完了住的地方,咱们再分田地。”
一个个四四方方占地颇大的院子,里面不仅有公务员的厨房、厕所什么的,每个院子还有一个低矮的食槽子,人们一看就明白,这里是养鸡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