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變化,如今實驗二小西城幾個校區的學生,很多並不住在學校附近。西城片內的學生只是小部分,大部分學生來自其他轄區。
比如說沈諾菲,她家住在海淀,她上下學由父母或者翠萍阿姨接送。
沈諾菲上小學第一天,接她回家的是她爹。
沈奇接到沈諾菲之前,先遇見了袁海波。
袁海波十分客氣的把沈奇請到校內,兩人聊了起來。
沈奇早已把袁海波的祖宗十八代都調查過了,所以他挺熟絡的和袁海波嘮着。
不光是袁海波的祖宗十八代,包括女兒的班主任楊秀琴、音樂歐陽老師、美術付老師、體育武老師……實驗二小這些教職工的本人經歷及祖宗十八代,沈奇全部調查過。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教職工誠信友善、愛國敬業,是值得家長們放心的優秀教師。
袁海波說到:“沈院士,我是您的粉絲,全中國四十歲以下的數學工作者、數學教師,基本上都是您的粉絲。既然粉絲遇到偶像,那我就實話實說了,今天,我們數學教研組對您閨女沈諾菲進行一次數學測試……”
“……所以,我們一致認爲沈諾菲在數學方面具備四年級學生的水平,我們想把她破格招進石榴數學班,所以在此徵詢一下沈院士您的意見。”
沈奇的閨女有幾斤幾兩,他自己十分清楚,他在開學前就測試過沈諾菲的數學水平。
綜合評價,沈奇也認爲諾菲目前的數學水平等同於數學成績最好的四年級學生。
“石榴數學班在二小本部吧?”沈奇問到。
袁海波點點頭道:“對對對,石榴數學班、連翹作文班、葫蘆棗英語班、天目瓊花科技班,這些興趣班都在本部。具體操作方面,沈院士不必擔心,我們會靈活應對。”
實驗二小有他們的校園文化,石榴、連翹、葫蘆棗、天目瓊花等植物花卉是該校的吉祥物,二小校內遍種這些植物,綠意盎然。
實驗二小石榴數學班、連翹作文班、葫蘆棗英語班、天目瓊花科技班等興趣班以該校的吉祥物命名,可見這些興趣班在該校的地位。
所謂的興趣班,其實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火箭班”、“強化班”、“競賽班”。
教育署並不提倡中小學搞這些火箭班、超級班之類的存在。
不提倡,也不反對。
試問,如果沒有接受過火箭班、超級班的培訓,諸如黃月曦這種學生,老老實實按部就班讀完小學六年,她又怎可能獲得小學生數學競賽全球前5%的排名?
所以諸如石榴數學班這種存在,大家都懂的。
“我們家諾菲去石榴數學班,我沒意見啊。我想的問是,楊秀琴楊老師知道這個事情嗎?”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楊老師知道的,她的意思是,只要諾菲家長同意,她就OK。”
“行吧,但我還是要親自問問諾菲的意思,她想去,那便去。她不想去,那咱也不能強迫她,袁老師您說是嗎?”
“是的是的,那我等沈院士您的消息。”
“辛苦你了袁老師。”
“不辛苦不辛苦,其實我們能教給諾菲的東西,沈院士您也能教,而且教的更好。”
“不一樣的,我擅長的是高等教育,而初等教育是另一個領域。你們這些長期戰鬥在一線的初等教育工作者,纔是真正的專家。”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