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wozhixiangdangyigeanjingdexueba-shuxiaocheng&bookmark=680"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週日,大會堂。
來自全國各地五百多位部屬幹部們齊聚一堂。
上午九時許,沈奇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
沈奇強調,人民領袖引領航程,科學思想指引方向。
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國際形勢,我們首先要做好本職工作,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黨員同志務必將“兩學一做”納入常態化學習機制,我們要把各項工作與中央的指示要求對標對錶,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堅持科學發展觀,夯實基礎,苦練內功,創建公正、法治的管理體系。
在這裡,我想舉個例子。
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在研究氮氣時發現從氮的化合物中分離出來的氮氣每升重1.2508g,而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在相同情況下每升重1.2572g。
這0.0064g的微小差別引起了瑞利的注意,他與化學家萊姆賽合作,把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除去,用光譜分析鑑定剩餘氣體,終於在1894年發現了惰性氣體氬。
同志們,朋友們,科學思想指引方向,而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團隊在研究大環化合物的過程中,做了無數次的實驗,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
我們也曾灰心喪氣,但我們從未放棄。
大環化合物的核心在於大環結構的穩定性,驗證其穩定性,其尺度無法用克這個度量單位來衡量。
我們在分子層面上作業,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爲了拆開一個關鍵的雙鍵,我們要做十次以上的實驗。
而這樣的雙鍵,有2的50次方之多。
各位都是管錢的幹部,應該能很快算出2的50次方是多少。
你們是不是認爲我在吹牛?
即便一萬個化學家同時做拆開雙鍵的實驗,做完10乘以2的50次方次實驗,也需要做好幾輩子吧?
正常情況下,是得做好幾輩子。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但是,我們團隊採用了一種巧妙的實驗方法,在兩年之內做完了。
具體細節我就不在這節課上提及了。
我想表達的重點是,細節決定成敗,而決定細節的是人。
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希望各位回到工作崗位上之後,能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做到完美。
建設富強、文明的國家,不能只停留在宏觀層面。
富強、文明的國家必然是由無數完美的細節構成,實施這些細節的人,是我們。
我今天的課上到這裡,感謝聆聽。
接下來由羅領導作重要指示。
嘩啦啦!
噼裡啪啦!
掌聲雷動。
報告廳內的500多位同志集體起立,他們拍掌拍的猛烈,把手都拍腫了。
有些幹部,流下了依依不捨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