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諾菲,多吃點兒。”賀鯤鵬手起勺落,下一秒沈諾菲的飯盒已堆滿香噴噴的白米飯。
“嗯,謝謝。”食物令沈諾菲迴歸樂觀開朗的本性,她與賀鯤鵬對視一笑,英雄惜英雄,才女欣賞才子。
“沈諾菲你唱歌真棒。”賀鯤鵬生怕沈諾菲吃不飽,又給沈諾菲加了一個饅頭。
“賀鯤鵬你唱歌也很好聽呢。”沈諾菲尊重有才華的男生,音樂不及格的男生也太弱了,音樂滿分的男生倒是蠻有魅力的。
打完飯菜,學生們各回各的座位,各吃各的食物。
“沈諾菲,你唱歌這麼厲害,還會彈鋼琴,是你爸爸媽媽教的嗎?”許思琳有個模糊的概念,沈諾菲的爸爸媽媽是非常強大的人物、是無所不能的大佬。許思琳見過沈奇和歐葉,她覺得沈諾菲的爸爸媽媽看上去好般配,也好厲害的樣子。
“鋼琴是幼兒園齊老師教的,唱歌呢,也許是我天生就會吧。”沈諾菲嘻嘻一笑,她的爹爹唱歌全靠吼,她的孃親唱歌老跑調,她在音樂上的造化全憑她自帶的屬性及後天的學習。
“總而言之沈諾菲你好厲害,他、他還有他,他們喜歡你。”許思琳東瞅瞅西瞧瞧,又說到:“但你不可以喜歡他們哦。”
沈諾菲點點頭:“知道了,他們都是大笨蛋啦。”
期末考試季,沈諾菲數學滿分,語文滿分,音樂滿分,美術滿分,思想品德滿分,勞動滿分,所有科目都是滿分。
沈諾菲的一年級上學期以完美的答卷收尾。
但她還有學校之外的事業需要去奮鬥,即迎春杯數學競賽複賽。
沈諾菲積極備戰迎春杯複賽,這場戰鬥將在春節前舉行。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與此同時,沈奇科研中心生物實驗室。
沈奇和他的五個博士研究生,完成了對他們自己的基因組測序。
這個操作是六人單獨的、陸續的開展,基因測序結果只有本人知道。
早在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便通過了《國際人類基因數據宣言》。
宣言提出,在人類基因數據的採集工作中須遵守知情和自願原則,在處理人類基因數據時須尊重個人的隱私權,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個人信息。
在1997年,上映了一部科幻電影《千鈞一髮》,該片預測了未來人類社會的運作模式,即基因決定命運。
該片設定了這麼一個未來環境:在若干年後,再也沒有種族歧視、膚色歧視、性別歧視,只有基因歧視。基因有缺陷的人只能去當清潔工,基因優秀的人方有資格在重要的崗位上施展才華。
在1953年,沃森、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這一發現與核裂變、登月並列爲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
既然偉大,何來歧視?
基因有缺陷就該被歧視嗎?
該或者不該,由人民羣衆說了算。
沈奇對他的五位博士研究生說到:“我們每個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基因測序結果,我們無權窺探他人的基因數據,除非那個人主動分享。”
空氣安靜了幾秒鐘。
然後最先開口的是韓猛:“我自願向沈主任以及各位兄弟,公開我的基因測序結果。”
沈奇問到:“想好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韓猛毅然決然的說:“想好了。”
韓猛隨即公開了他的基因測序結果。
沈奇及其他幾個博士研究生看到韓猛的基因測序結果後,一言不發。
韓猛的基因測序結果並不理想,所以其他人選擇保持沉默。
“我的基因有缺陷。”韓猛倒是坦然,他說到:“我回國是因爲我父親去世,我回來處理他的喪事,這也使我躲過了加拿大警方的逮捕。我父親死於前列腺癌,所以我患上癌症的概率是我父親的兩到三倍。”
科學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你的一級直系親屬即父母親、兄弟姐妹患有心血管疾病,你得此病的概率將增加一倍。如果一級直系親屬患上了大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則你得這些癌症的概率增加到兩至三倍。哮喘、糖尿病、血友病、骨質疏鬆、精神分裂症的情況也差不多。
父親因爲癌症去世,韓猛承受着喪父之痛。
而韓猛自己亦有較高概率患上癌症。
基因測序結果揭示了一切。
坦然面對這個結果,需要極大的勇氣。
其他人也不知道該說些啥以安慰韓猛。
韓猛問沈奇:“根據我的基因測序結果,能算出準確的數字嗎?”
“可以。”沈奇很有信心的說到。
數學派上了用場,操縱數學的是當今最傑出的數學家。
在沈奇開展精確計算的間隙,韓猛反倒勸慰起他的幾個兄弟:“我們的本質,無非就是一大簇雙螺旋結構。人死了,這些結構將終止運行,化學反應不再發生,僅此而已。”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韓猛這話說的很科學,卻也聽上去比較殘酷。
或許殘酷亦是科學的一部分吧。
沈奇完成了計算,數學爲殘酷的科學添磚加瓦。
計算結果如下:
“韓猛,男,27歲。
患上前列腺癌的概率爲82.1%,患上心臟衰竭、糖尿病、重度抑鬱症的概率分別爲56.2%、44.3%、23.9%,以及……
以上數據,僅從自然遺傳角度進行計算,未加入外部環境因素造成的基因突變因子。”
沈奇的計算結果很清晰的給出了一個結論:韓猛遲早是要掛掉的。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