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凝眉思考,他繼續分析韓猛組、武俊強組的大鼠實驗數據。
沒過多久,武俊強愁眉苦臉的說:“沈主任,有個壞消息,我的實驗鼠的智商下降了,它們只能走出全右向的迷宮,但在其他方面,它們變的跟笨蛋鼠一樣愚蠢。”
沈奇並不這麼認爲:“不,這不是壞消息,這是個利好消息。”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武俊強有些不理解:“通過基因編輯導致實驗鼠降低智商,這是個好消息?”
沈奇說出了他的觀點:“通過基因手段調控智商,所謂的調控,應該是可調高亦可調低,這纔是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當然了,我們更傾向調高智商,但也不可否認調低智商的學術價值。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降低實驗目標的智商,或許實際用途更大。”
武俊強身子一抖:“降智打擊?”
沈奇微微一笑:“小強,你對τ=Te^W/kT的瞭解有多深?”
“這是量子生物學派提出的突變可能性公式吧,我倒是對它有所瞭解,我在國外的導師癡迷於量子生物學,我對這個公式是這麼理解的……”
經過一番交流,武俊強豁然開朗,他開始起草論文。
論文的標題是《多種SHANK3基因編輯方法的大鼠研究》。
摘要大意爲:“研究表明,齧齒類動物的智商在一定程度上受SHANK3基因影響,本課題組選用Wistar大鼠爲實驗對象,通過錯配編輯、核苷酸切除編輯、鹼基切除編輯、同源重組編輯、非同源末端連接編輯等方法對實驗大鼠進行SHANK3基因編輯,取得了初步的研究進展。”
其他四位實驗員也加入了論文編寫的行列。
韓猛在他所負責的論文部分中寫到,通過錯配編輯法,使得實驗大鼠的智商明顯提高。並列出了主要的實驗數據,進行了原因分析。
武俊強在他所負責的論文部分中寫到,通過鹼基切除編輯法,使得實驗大鼠的智商有所降低。並列出了主要的實驗數據,進行了原因分析。
崔華林、唐亞星、杜源也給出了他們的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
導致實驗鼠顱內出血、狂暴、自閉的真正原因,崔華林、唐亞星、杜源不得其解。這部分失敗教訓的原因分析由沈奇主筆。
在大家的勤奮努力下,《多種SHANK3基因編輯方法的大鼠研究》很快寫完了。
看上去有些倉促,但沈奇認爲可以先發表。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動物實驗有許多種類,比如說口服或注射藥物在動物身上的實驗,其實驗週期是藥效週期及動物的代謝週期。
而基因編輯在動物身上的實驗,其實驗週期應該是動物的正常生命週期,乃至要考慮到一代或者幾代實驗動物子代的生命週期。
正常情況下,Wistar大鼠可以活幾年。
那麼對Wistar大鼠的基因編輯實驗所產生的論文,應該在幾年後Wistar大鼠死亡時纔會完稿。
論文作者甚至要觀察Wistar大鼠的後代的各種指標,才能寫完論文,才能給出遺傳性結論。
這麼操作的話,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時間。
沈奇等不了那麼久,他的五位博士研究生也不等了。
所以他們在論文摘要及總結中寫到:“本次實驗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下一階段會持續觀察實驗大鼠的各種指標,更加深入的研究SHANK3基因的運作原理。”
必須得這麼寫,因爲下一階段的研究結論,有可能推翻這篇論文的初步結論。
在初步結論中,沈奇團隊給出了他們的核心觀點:
1、SHANK3基因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鼠的智商;
2、通過技術性手段編輯SHANK3基因,可調節大鼠的智商;
3、調節智商存在風險,有很大概率引發新的突變,但引發新突變的機制尚未完全瞭解清楚。在本團隊給出最終結論之前,其他研究團隊切勿模仿。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