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damingxiao-paobing&bookmark=165"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166 同知駕到
韓文登是四川都指揮同知,那可是手握實權的從二品大員,也是陸皓山迄今爲止見過最大的官員。
大明一共設立21個都司、行都司,四川作爲邊疆,設有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行都司是輔助都司沒有完備的地方,例如對邊境的防禦、通關貨物的檢查等等,而韓文登正是四川都司的都指揮同知。
根據建制,都指揮使司設都指揮使1人,正二品。都指揮同知2人,從二品。都指揮僉事4人,正三品。經歷司經歷,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斷事司斷事,正六品;副斷事,正七品。司獄司司獄,從九品。經歷司、斷事司、司獄司三個職能機構,分別負責處理來往公文及刑獄之事。
在分工方面,都指揮使及同知、僉事,以其中一人統領司事,稱爲掌印;一人負責練兵,一人負責屯田,稱爲僉書,有的則分管巡捕、軍器、漕運、京操、備禦等事務,陸皓山知道,這個韓文登正是掌握練兵兼軍器,可以說在都司裡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是傳說中的牛人。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明末政局動盪,不僅百姓的生活的艱苦,就是朝廷的運轉也不暢順,很多官員缺了,一時間沒有補上來,只能兼職,有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歷史,不論朝臣還是百姓都習以爲常,再說崇禎聽說裁減驛站能節省經費,就毫不猶豫裁了,至於官員空缺。對朝廷來說也能省點錢,崇禎也並不着急,韓文登就掌管練兵和軍器兩職。
兩個都是要害部門呢。
陸皓山雖說給這位同知大人發過請柬。壓根沒想過能請得動這尊大神,沒想到其它人沒來,這位韓同知突然而至,簡直就是出乎意料之外。
從二品大員啊,陸皓山口水都流了,要是自己攀上這棵大樹,那麼自己在四川肯定能混得風山水起。這正好是一個結交這個韓同知的大好機會,陸皓山準備由文轉武。正想找他靠山呢。
向趙敏告了一聲罪,陸皓山連忙飛快地往外跑。
還沒進大廳,就看一隊鮮衣怒甲的侍衛替代衙役守在大堂前,周大源等人站在大廳之外不時往裡面看。那眼巴巴的樣子,簡直就像等着帝王寵幸的妃子,估計他們的職位太低,那個韓同知也懶得和他們說話。
“大人”
“大人”
一看到陸皓山走過來,周大源、劉金柱、蘇方等人連忙湊過來。
“誰在裡面?”陸皓山張口問道。
周大源搶着說:“張縣丞和曹主薄在裡面陪着同知大人。”
蘇方一臉羨慕地說:“大人果然神通廣大,竟然連韓同知也前來慶賀,這可是天大的臉面。”
“其實本官也不知道同知大人來,要不然,就在迎賓樓設宴了。”陸皓山很誠實地說:“其實。本官也很吃驚。”
劉金柱壓低聲音對陸皓山說:“山哥,我打聽過了,同知大人巡查時途經江油。看到家家張燈結綵,可是很多百姓家都是空無一人,一打聽都跑去看你迎親,又聽到你的在江油的善舉和政績,那些百姓肯定是誇你的,估計那韓同知對你起了好奇心吧。”
頓了一下。劉金柱一臉興奮地說:“山哥,這可是一個機會。只要得攀上這位同知大人這棵大樹,以後我們就飛黃騰達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好奇心估計有,在二品大員面前,縣令簡直就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芝麻官,哪裡會在乎自己,估計是前面李念代自己奉上的厚禮打動了他,在機緣巧合之下,和這位懂事的縣令見一面的機率更大。
陸皓山心頭一動,馬上附在劉金柱耳邊說:“快,去牛頭山,讓唐強他們把馬藏起大部分,讓糾察隊員們訓練得隨意、懶散一些,還有,讓他們禁口,不要把月錢、伙食這些說出去。”
“山哥,爲什麼?”
“讓你去就去,別問那麼多,快。”
劉金柱面色一凜,馬上應道:“好,山哥,那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