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衆百姓聞言,一個個面露喜色,此時兩個老者走上前來,把二把傘遞到陸皓山手中,一臉正色地說:“大人,這是我們江油百姓送給你兩把傘,請大人一定要收下。”
“這個不是很妥當吧。”陸皓山心中一動,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萬民傘,不過臉上還有點猶豫。
一個士子打扮地的人笑着說:“這是我們江油油的鄉親父老贈給大人的萬民傘,大人,你可以打開看看,就會發現其中有很特別的地方。”
萬民傘?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東西,這是對爲官一任的最大犒賞,也是很多官員夢寐以求的,像有的官員愛慕虛榮,會授意或自己出錢建牌坊、收集萬民傘,以示自己的清廉,陸皓山沒想到,自己離職也有這種待遇。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大人,收下吧,這是江油百姓的一番心意。”李念在一旁“勸說”道。
陸皓山點點頭,鄭重地點接過兩把傘,在衆人的期待中慢慢打開,這是兩把特製的傘,用綢布製成,比普通傘大上一號,那傘一打開,赫然發現傘上密密麻麻全是用小毫寫的名字,除了名字,更多的是上面的印了一個個紅色的手印,也就是的指模。
“這是什麼意思?”陸皓山有些吃驚地說。
那個身近花甲的老鄉紳微笑着說:“大人,此事時間倉促,而很多百姓、莊戶人家都是目不識丁之人,根本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爲了表達的自己的善意就用打手模的方式,大人試想一下,一個縣能有多少讀書人,真能會寫字又有幾人,不誇張地說,這把纔是真正的萬民傘,這是我們江油百姓的一番心意,請大人千萬不要推辭。”
對啊,古代讀書人少,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文盲,以至很多讀書人靠幫別人寫信、念信、起名字就能維持生計,一些小縣才幾萬人,假設萬民傘真有一萬個人的簽名,那十有八九是別人代筆寫的,至於是請別人代簽還是“被代表”那就不得而知了。
換一句來說,這些指模,更顯得出這些這萬民傘的份量。
看着那用筆墨寫成的文字,用印泥按出的指模,陸皓山所佛看到一顆顆赤子之心,內心不由暗暗感動,這些百姓真是太善良了,自己是心懷異心他們卻待自己真心,太讓人感動了。
陸皓山一臉鄭重地收好萬民傘,小心交給身後的趙功常代爲保管,這才恭恭敬敬向衆人行一個禮說:“陸某人何德保能,盛蒙江油鄉親父老如此厚愛,真是慚愧,慚愧啊。”
謝長山連忙扶住陸皓山說:“大人,你完全擔當得起,你是江油的父母官,你是江油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爺,這一切是實至名歸。”
“好了,父老鄉親的心意,我陸皓山領下了”陸皓山一臉感激地說:“現在正是農活最忙的時候,鄉親們都散了吧。”
一邊說,一邊翻身上馬,準備起程。
“大人請稍等一下”謝長山突然攔在馬頭前面,一臉正色地說:“小老兒今天的代表江油的鄉親們再送大人一份禮物。”
陸皓山擺擺手說:“本官已經收到最好的禮物,謝老就不必再破費了。”
謝長山沒有說話,拿出一個精緻的錦袋,跪在路邊,輕輕抓起二把泥土放在錦袋裡,紮緊,然後雙手捧在陸皓山面前說:“大人,這是江油鄉親父老的一點心意,請大人收下。”
一袋隨處可見的泥土,也許在很多人眼中不值錢,但是陸皓山卻收起笑臉,一臉嚴肅的雙手接過來,鄭重地說:“這份禮太大了,陸某一定好好珍惜這份重禮。”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民以食爲天,對百姓來說,所以食的東西都與土地有關,衣食往行的花銷都靠田地的產出,對他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土地就是他們的一切,有兩故事可以道出土地的重要性:相傳古代有個小國,有兩個衛士把守國門,當行人邁出他們國門的時候,金銀財寶可以帶走,但你必須脫鞋,倒出鞋中一星半點泥土,可見泥土的珍貴;還有一個故事是有個官員寶島任職,離任上船準備離開時,當地的鄉紳鄭重請他脫下雙鞋,仔細把泥土磕掉後再還給他,對他說什麼都可以帶走,只有把泥土留下,至於這個官員的名字,陸皓山卻記不起來了。
謝長山以鄉土相贈,這是最高級別的待遇了。
陸皓山珍而重之把這袋泥土揣入懷中,向衆人辭別後,率隊緩步前進,一邊走一邊不斷和官道兩邊的百姓告別:
“大人,一路順風”
“縣尊大人好走”
“大老爺,保重啊”
“大人,常回江油看看”
一路上,道路兩旁的百姓用飽念感情的聲音,夾道相送,有些婦人還哭了出來,那情形,讓陸皓山想起了建國後長安百姓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景,這種萬衆矚目的的感覺,陸皓山知道,這一刻的情景,自己終生難忘。(未完待續……)
ps: 繼續努力,目標25萬~~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