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李御使到”
那門子不停地大聲吆喝着,作爲都指揮使府的門房,自然是見多識廣,不用詢問就大聲叫起來,韓府宴請賓客,自然是一件大事,管家早就對賓客分作三六九等,門子大聲一叫,不同的客人自然有相應的人去迎接,通常部下是由下人帶進大堂給韓文登拜壽,親朋好友則歸韓府的家屬接待,至於更爲尊貴的,那得韓文登親自去迎接。
韓文登一共起了二次身,一次是他的恩師,右都督府的前任右都督王輝,對韓文登有知遇、提攜之恩,恩師來到,韓文登哪敢怠慢,親自出門把恩師扶了進來,還有一次是蜀王派管家送來賀禮,賀禮是兩柄玉如意,賀禮雖說的一般,對愛財如命、吝嗇成性的蜀王來說,這是不錯的賀禮了。
明朝的王子王孫,大都是分封在全國各地,爲了防止他們造反,沒有傳召不能進京,也不能輕易出城,就是探個親也得找地方官員報備,受到地方官和衛所的監視,除了有實權的那極少數,大部分都是屬於圈養狀態,蜀王給監視他的人送禮,也在情理當中。
韓文登雖說看不起蜀王,兩人之間也有不少積怨,主要是在軍費短缺時向蜀王借糧,可被再三拒絕,蜀王的態度很簡單,要借的沒有,要貸的就有,要像利子錢一樣要給利息,能不怨恨嗎?不過怎麼說也是“龍子龍孫”,看不起不等於可以不做表面功夫,還得到門口迎接。
至於那二柄玉如意,韓文登只肯留下一柄,又回贈價值相當的禮品,算是不欠蜀王的情。
門子阿福非常機靈,他有一個本事就是隻要他見過一面的人,都會記得很清楚,所以有客人到,不用遞請柬都能大聲叫出來,當他看到一個年紀輕輕的少年人笑着往韓府走時,搜索枯腸都沒有想出此人是哪個,只好堆着的笑臉走上前行了一個說:“這位貴客,請出示你請柬。”
陸皓山笑着把請柬遞上,阿福只是掃了一眼,不僅判定了真假,也知道來者的身份,大聲吆喝道:“文衝千戶所陸千戶到。……
一聲吆喝,很快,一個待女走過來,給陸皓山行了一禮,然後熟練地帶他往大廳都走去。
大廳內,已經是濟濟一堂,陸皓山官階太低,來得太早或來得太晚都不合適,看到時間差不多了,這才捧着禮盒進去。
都指揮使壽宴,韓府戒備森嚴,唐強、趙功常、李定國還有孫熊陸皓山讓他們在客棧待着,沒有跟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剛進大堂,那待女脆生生地說:“文衝千戶陸文華到”,既是給壽星韓文登提醒,也算是給在場之人介紹。
來的賓客太多,要是韓文登一時認不出來,就有怠慢客人之嫌。
“喲,他就是那個小縣令,不錯啊。”
“比想像中年輕,果然是後生可畏”
“不沾泥的飛電營還不算太差,他帶一夥鄉勇竟然全殲,不簡單。”
“這次能順利平定叛亂,此子立功不小,難怪指揮使大人這麼器重他”
衆人對陸皓山議論紛紛,陸皓山雖說聽到,不過面不改色,攜着禮盒走到韓文登面前,恭恭敬敬地說:“下官祝指揮使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是下官一點小小的心意,還請大人笑納。”
“是皓山啊,請起吧”韓文登怪嗔地說:“來就好了,還送什麼禮,真是見外了。”
幾次交集,韓文登對陸皓山的評價很好,有能力還會來事,出門又大方,這種手下誰也不嫌多,米芾的書畫還有那支價值不菲的紅珊瑚,都送到韓文登的心坎上,韓文登對陸皓山非常滿意,不過這一次還真有一點“嗔”了,爲了影響不好,那些手下大多識趣地把賀禮交給下人處置,到時交上一張禮單即可。
陸皓山偏偏攜着禮盒前來,今兒怎麼不懂事了?
“這是下官一點小小的心意,還不知合不合指揮使大人的心意。”陸皓山一邊說一邊把禮盒交給身邊的下人。
“拿來老夫看看就知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下人想捧下去登記時,韓文登語出驚人地說。
每次送禮都送到心坎上,韓文登突然來了興趣:陸皓山這次送自己什麼,是不是又給自己一個驚喜,再說陸皓山說話時一臉的自信,更加深韓文登的好奇心。。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