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這時,韓文登發覺陸皓山一直沒有發言,都是在一旁聽着,而陸皓山那撇嘴的舉動,也落入韓文登的眼中,不由好奇地點名道:“浩山,你對這個有什麼看法。”
“大人,在場都是久經戰場的老將,下官僅是一個小小的千戶,不敢妄自非議。”陸皓山連忙說道。
“不慌”韓文登擺擺手說:“這裡都是自己人,就是隨便聊聊,關心一下戰局,又不是讓你制訂國策,有什麼就說什麼,不必拘束。”
“這.....”陸皓山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說了,韓文登都點了名,自己可不能當衆拂他的面子,稍稍思索了一下,很快就說道:“大人,下官認爲,後金如此強勢,以八旗兵對抗大明的百萬雄師還能打出這種聲勢,的確有過人之處,而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後金不再是以前那個對大明唯命是從的後金,要把他列爲頭號勁敵。”
魏文通點點頭說:“沒錯,整個後金,軍隊不過十多萬,人口不足二百萬,可現在已是人口一萬萬大明的心腹大患,從天啓開始,朝廷就一直把遼東看作重中之重,現在大明最精銳的軍隊、最好的武器一直投放在遼東戰線,那些傢伙也太不爭氣,越打越縮,現在只敢躲在城裡,不敢出城迎戰,以前還有關寧鐵騎,現在....唉。”
一聲嘆息,不知透露了多少苦辛。
軍人是有榮辱的,是驕傲的,現在保不了家、衛不了國,哪裡有什麼驕傲可言。
莫將軍苦笑地說:“現在就是守都不好守了,守靠的是城牆和大炮,現在有情報說,後金從大明掠走工匠,現在已經開始鑄造大炮,這樣一來,大明軍隊的處境更加困難。”
衆人聞言,又是一陣嘆息,後金以前在衆人眼中是荒蠻之地,不過他們一直努力向大明學習,在擄掠時也下意識擄走大明熟手的工匠,讓工匠技師替他們打造武器裝備,不僅打不死,好像越打越強了。
看到衆人情緒有些低落,韓文登笑着說:“浩山,依你看,大明怎麼才能扭轉戰局?”
“不輕視對手,不妄自菲薄。”陸皓山用詞謹慎地說。
前面大明不把後金放在眼裡,以爲一個小小種族,只要自己一出手就不能崩達了,後來吃的敗仗多了,又開始看不起自己來,懷疑自己、輕視自己,就是直面敵人的勇氣都沒有,就是裝甲再精良,可是內心怯懦,未戰先怯,氣勢就處在下去,不敗纔怪。
即使這樣,很多人還是沉浸在“天朝上國”美夢中不願意醒來。
“說詳細點,不許打馬虎眼。”韓文登毫不猶豫地說。
陸皓山只好硬着頭皮說:“以末將的角度來看,戰爭的雙方有強弱之分,不同時刻有不同的對策,就像孫子兵法所說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因利制導才能取勝,很明顯,在軍事上,現在是後金韃子佔了上風,雖說我們很不願意承認。”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衆人面色一凜,雖說這種說法有點難受,但是別人的軍隊都打到京城了,就是再不願意也得承認。
看到沒人持反對意見,陸皓山頓了一下,繼繼說:“一口吃不成胖子,把後金拿下,要一步步來,以末將的想法,最好是分成三個步驟,戰略防禦、戰略對恃和戰略反攻,先立足於防備,不讓後金韃子隨意進中願搶掠,跟他們耗,二是戰略對恃,這得大明的軍隊有能力對抗後金鐵騎,有出城野戰的能力,慢慢把他們拖死,最後是戰略反攻,當時機成熟,有反攻的能力,一口氣把他們全部幹掉,不可否認,現在是困難時期,戰略防禦的階段也是最艱難的階段,特處於下風或糾纏時,除了兵力、國力、後勤的較量,還有意志力的較量,誰能堅持住,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番話是後世某位偉人在抗戰外族侵略者時說的,非常有意義,當時的情景和明末這情況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同樣是入族入侵,同樣是從前看不起的對手、同樣是在軍事處於劣勢、同樣是處於內憂外患,很有借鑑的意義,雖說有心想改變、推翻這種局面,但是血濃於水,看到後金在大明境內肆虐,jian殺擄掠無惡不作,還是把這份見解說了出去。
不知道,這對那位後來投靠滿清的三邊總督有沒有影響........)。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