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華高興了,在一旁驕傲地說:“現在只是初級凝固,等過二天徹底硬了後,你們就可以看到了,到時就是用刀劍砍它都不容易損壞,日曬雨淋也毫髮不損。”
“厲害啊”羅中是商人,剛纔他一直都留意,聽到呂大華的話,一臉驚訝地說:“這水泥還真是神奇,變硬之前軟如綿,就像膠泥一樣,想塑造什麼形狀都可以,變硬後堅固像石頭,好東西,就是不知其造價如何?”
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作爲一個優秀的商人,羅中一下子看到水泥的作用和前景,而他最關心的就是價錢的問題。
陸皓山微微一笑,有些漫不經心地說:“只能說不足開鑿青石的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和不足十分之一,這裡可以有很大的出入,多年的經商經驗練就羅中的一雙毒眼,呂大華在試驗之前,羅中就注意到那些材料,發現水泥是一些不知名的、粉末狀的東西,然後是水和沙石,以他的經驗知道這水泥的成本應該不會很高,只要能控制成本,這水泥的前途無限。
“大人,小人願意與大人合作。”機會難得,羅中馬上表明心跡。
自古以來什麼商人最賺錢,那肯定是官商,和官府合作,有官府的庇佑,就是想不發財都難。
“大人,小人也願意合作。”
“合作怎麼可能少得了我趙某呢。”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羅中開口後,又有幾個機靈的鄉紳開口要求合作,有的是跟風,有的則是有意和陸皓山拉近距離。
出乎意料地是,陸皓山卻拒絕了:“這水泥諸位還沒有看個仔細,而大西軍的事還沒處理完,本官一時間也抽不出時間處理修路的事,這樣吧,這塊水泥板一會你們帶回去,先好好研究一番,而本官也令軍師李先生用水泥築固一下劍門關,另外在成都城內修築一條新式的水泥路,到時諸位也可以去體驗一下,今天主要就是賣俘虜。”
一聽到賣俘虜,在場的人一下子來了精神,水泥那是前景,可是這俘虜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大多人都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對勞動力的需求很大。
看到衆人都認真聽自己講,沒人插話後,陸皓山繼續說道:“俘獲的士兵就不賣了,這些人不好看管,一不小心就得闖禍,免得橫生禍端,現在主要是大西的百姓,絕大部分是青年男女還有工匠,到時就以價高者得原則,可以自由買賣,不過有一條,只能在四川境內買賣,絕不能賣到外地,更不能賣到外番受人凌辱。”
頓了一下,陸皓山繼續說:“對了,補充一條,無論你們出的價是多少,如果官府覺得有需要,可以原價無條件購回,你們沒有意見吧?”
俘獲這麼多人口,主要就是補充四川的勞力和人口,陸皓山不想這些傢伙爲了逐利,把他們賣到外地去,不少番人很嚮往中原文化,對中原的女子也非常喜歡,陸皓山也不想華夏同胞被賣到外邦受人凌辱,所以限制他們不能把人賣出四川。
至於最後一條,那是出於日後的需要,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奴隸社會不可能持久,現在爲了發展、爲了減輕負擔、爲了籌備資金把這些俘虜賣了,留下一個後着,等情況允許,再贖回這些人的自由,這樣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發展。
雖說條件有一點怪,特別是最後一條,有需要原價無條件贖回,但是一衆鄉紳並沒有任何意見,白使喚幾年還能原價贖回,這可是天生的好事,到時巴不得贖回去呢,這可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哪有什麼反對?
傻子才反對。
談妥後陸皓山也不羅嗦,把負責軍需的官員叫來,吩咐他帶一衆鄉紳去挑選、競價。
等衆人走後,陸皓山長長鬆了一口氣,這下好了,這些俘虜有了去處,自己也可以募得一大筆錢,打賞和撫卹的錢就有着落了。
五年時間,前三年要休養生息,後二年纔開始恢復稅收,那麼多軍隊要供養,而打造那麼多火器也要不斷燒錢,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陸皓山爲了多賺一點錢,可以說想盡了辦法。
“大人真是宅心仁厚,賣出去的俘虜還想贖回來,還嚴令不準賣出四川,這些人碰上大人,也算是他們的造化。”趙功常恭維道。
陸皓山擺擺手說:“也就是一個想法,今天還不知明天的事,以後再說吧。”
“是,大人,那,我們現在要做些什麼?”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等”陸皓山眯着眼說:“現在大局己定,就看大山和張銳爭不爭氣,能不能把那頭黃虎給本官抓回來。”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