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还没正式上映,口碑就已经开始酝酿发酵。再加上全国各地的点映活动陆续展开,跟进一步的增加了推广电影的观众。首日点映只有两场,分别在北影和中戏的学生电影院,观众加起来,不过一百多人。这两场李志凡都亲自出席了现场,在电影结束后,还和学生观众们一起合了影。此后一周,陆续在各大城市的学生影院里,《我不是药神》都进行了点映。但点映的场次都不多,加起来也就几场。而后。在上映一周前,《我不是药神》终于进行了正式的点映。第一天在全国就进行了一万五千场。不再是一些学校的电影院,而是向民众公开的商业影院。但也只是参与电影发行的合作院方,其他院方只有正式上映后,才能观看。一万五千场的点映,为《我不是药神》赢得了1400万的票房。这个成绩,在国产电影点映史上,拿到了第七位的成绩。第二天,点映场次上涨到了2.7万场,票房直接突破了4000万,这也是第一天点映之后,口碑高涨所造成的结果。网上,点映场可谓是一票难求,堪比李志凡的演唱会门票和春运火车票。很多观众以为第三天肯定还会涨点映场,却没想到一下子跌的只剩下两百多场。立即有一大批网友开始在网上发泄不满。李志凡很无奈,只好站出来解释,因为再过三天就上映了,所以点映场直接取消。但因为看到大家热忱高涨的观影情绪,所以和院方进行了沟通,并向网友保证,明后两天,也就是上映前的两天,每天的点映排片,绝不低于两万五千场。于是,次日的点映场,立即恢复了两万五,网络售票已开启,就被销售一空。面对这种状况,直接将后日的点映场提高到了三万三千场,但依然被销售一空。《我不是药神》的上映首日场次,已经定为十五万场。因为这是一部剧情电影,有严肃的成分,所以排片并是不很高。也正因此,上映前两日的电影票,已经被预售一空。各大影院也开始积极准备加场,影院经理高兴极了,谁能跟钱过不去啊?点映场的最终票房,拿到了1.6亿。这个点映成绩,直接问鼎了华语电影点映票房榜的第一名。当然,这也是因为有很多电影只开几场电影,或者压根就没有点映。但《药神》这一举动,让各大电影公司开始蠢蠢欲动,影片质量上佳的,都瞄准了点映场。9月25日。《我不是药神》全国正式上映。这是李志凡拍的第一部现实题材剧情片。也是第一部揭楼现实社会问题的电影。上映首日。《药神》的最终首日排片终于出炉,拿到了51%。这个排片,演员比不上《指环王》和《阿凡达》这些电影,但是也已经足够了。在同期上映的电影中,还有很多大导演的大制作,总不能不给人家留面子,留果子吧!李志凡当然是不在意的,可东方文娱是一个公司,他们那些高层会在意。经过一天紧张刺激的竞争。《药神》首日票房,拿到了1.77亿。快博上,圈内一片祝福,很多明星主动包场观看,为李志凡助威。甚至连同期上映的对手导演,都在快博上亮出了包场看《药神》的照片,以及所有购票截图,并且艾特李志凡,希望他也能返回头去包一场他的电影。李志凡可没那闲功夫,此刻他在关注着电影口碑方面的评论。在烂番茄上,《我不是药神》的新鲜度,始终保持在100%。已经有很多观影后的观众们,留下了评论:“这是一部时至今日终于拍出来的国产高分电影——拿现实题材拍商业类型片,社会性意义摆在那,群戏也处理得相当不错。对我们国家而言,这样的电影多一部是一部,走一步是一步。”“电影能做到的好,这部电影都做到了。剩下的是这个时代不让它更好。在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时代巨变洪流之中,有无数这样的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艰难生存着,同时在竭力不丢失他们的灵魂。终于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能够看到时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希望这部电影也能被这个时代善待。”“不涂彩不抹粉不抛光,近年来少见的现实主义力作。更可贵的是,清清楚楚地写中国的事,写印度的事,清清楚楚地表明这是上海,车牌上大大方方印着沪,而现在很多电影已经愈发架空现实了。战争题材写到恐怖分子得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犯罪题材得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城市。《药神》为中国现实主义挽回尊严。”“病是一种罪,上帝也不能赦免;穷是一种病,药神也无法医治。思慧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件穿上,黄毛把留长的头发一寸寸剪下,程勇把缺口补上,受益把口罩摘下。法和情谁上谁下,命和钱谁上谁下,灾厄的红药水抹到谁的头顶,侥幸的救世主降到何方人间。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一种药,没药的世界我们能不能活?”“……”当然,也有一部人,有自己独特的意见,给予了差评。“微妙地在谄媚审查机制和迎合市场需求间取得平衡。看似蜻蜓点水地在法理与人情之间徘徊着作了一番试探性反思,却无比精明地把通过对政府(结尾法制宣传)和主角(“神性”的被赋予)这两极所本该承受的无论社会的、道义上的道德指责一股脑儿的推给大资本,本质上是取巧的推卸责任行为。”“评分给一半,又一个高压审查下变了味儿的作品,整部片子里都是好人,就外国奸商是坏蛋。观众感动得一塌糊涂,再看完结局字幕,药进医保了,吃下了这颗廉价但有效的安慰剂。就一个问题,中国进口药的高价是外商定价的锅?牵扯到版权就更让人难免浮想联翩。”“直面现实问题,勇气可嘉。但把矛头指向药物研发厂家是不公正的,药物研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和漫长的时间成本投入。试想如果无人去研发药物,仿制药又何从仿起?对于病人来说,那才真的是只能等死。不过要是把矛头指向了应该指向的所在,这部电影也就无法上映了,所以想通过电影来改变现实的人,醒醒吧。”“走的路线挺好,可惜不敢打老虎,只是在老虎的默许下把狐狸揍了一顿,这极大的削弱了电影的力量,别跟韩国高分电影比了,比不了。”“……”这些差评,李志凡都是能想到的。如果是以往,他会默不作声,反正好评总比差评多。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沉默,直接站了出来。他将这些差评一条一条的简介下来,连id带账号,在快博上进行了回怼。针对谄媚说,李志凡直接攻击道:“那是广电和上面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我一个电影导演要考虑的问题,我需要考虑的,就是在国家制定的规则内,把故事以最通俗的手法讲出来,百姓大众才是我的观众,也是这个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无论是我,还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都离不开他们。”针对那些说故事都没讲圆的,李志凡更是懒得解释,直接道:“那么多人都把细节看明白了,你们这些宵小之辈还看不懂?就这水平还来看电影?sb么?”针对那些说他不敢犯上,只敢打蚊子的,李志凡同样怒喷:“你厉害你来拍,拍一部敢打老虎并且能上映的电影,我算你牛哔!别在这儿装几把毛了,你以为你是谁?”还有那些砸绿番茄,只因为砸红番茄太多的,李志凡更是不客气:“一看你就心理有病,劝你早日进精神病院瞧一瞧,不要发现晚了,连累你的家人妻儿,这么喜欢毫无逻辑的砸绿番茄,我看你就是喜欢绿,要不要我送你几顶绿帽子?”李志凡怼了这么多人以后,开始怼那些,说电影把矛头指向正版药商的。他前面怼了那么多人,但是没怼这些人,也让很多网友们以为,李志凡是默认了这事儿。但,现在他的反击来了!李志凡直接贴出了好几张图片。其中第一张,是格列卫的关键发明人,医学界泰斗布莱恩教授,在网上发布了的博客评论:《不要滥用专利权》。这个博文,之前在华中科大的时候,李志凡在演讲中跟同学们提到过。但是当时并没有拿出原本或是截图来。这一次,他直接把截图发了出来,还包括一封翻译稿。除了这两张照片,后面都是一些数据图。首先是来自美国的。从1892年开始,美国政府每年在药物研究上投入的基础公共资金,从最开始一年的几亿美金,到了今天是上千亿美金。只有在一战和二战期间,这笔经费略有下降,但是依然站到全民税收的百分之四十。接着,就是来自中国的数据图。从五十年代开始,每年都有经费批给医药研发事业,到了2023年,已经突破了两万亿人民币,远高于美国的医药研发投入。之后,还有日本、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各国的数据图。这些数据直接显示,药物研究的经费,国家每年都在出,而且非常高,来源都是人民税收。最后的两张图。一张是目前全球最贵的十款靶向药的研发单位和制药单位。两张图很轻松的阐释了,研发单位前期虽然投入巨大,但是基本甚至完全靠国家基础公共经费,尤其是一些大学的研究室。包括哈佛、耶鲁、剑桥、清北、香江中文大学医学院等。然而这些拿了国家的钱,研发完了药之后,药物的专利全部都卖给了药品商。只有一些低价药,会卖给国家的制药厂,昂贵的靶向药,几乎被私营药企垄断。有的研究室会跟私营药企合作,占股分成。但也有一些直接以极低的价格就将药物的所有产权都卖了。而这些私营药企,哪里会出几十亿去买,基本上几个亿就顶天了。是,制药也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很多人说的却是前期研发的投入,这不也是转移焦点吗?这不正是那些私营药企拿来卖高价的幌子吗?人民以及靠纳税叫了前,为什么后来买药的时候,还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费?所谓的专利费,到底合不合理?再回到布莱恩教授的那篇《不要乱用专利权》,答案一目了然。“我知道会有很多人说,电影把锅甩给了制药企业,但请你们看完这些图之后,你们就会明白,锅只能是他们来背。他们和那些仿制药厂的区别,就是多掏了几个亿美金的专利费,即使以低廉的价格出售有专利权的正规药,二十年时间依然能把这笔钱赚回来,甚至赚的更多,足够继续去卖下一个专利权。”“但是他们不会这样做,他们想的是第一年就收回专利费,然后马上再卖下一个。”“因为,他们的药不能停啊!”李志凡长篇大论说了很多,也为民众解开了很多谜团。那些故意说什么电影甩锅的,其实根本不知道研发和制药的关系。当然,李志凡也表明:“如果是私营药企,自己的工作室、自己投入、自己进行研发出来的靶向药,当然可以为收回成本卖高价,但根据目前现有的数据,还没有哪个靶向药研究,是完全不申请国家经费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格列卫原本是cg公司的科学家们研发的药物,而这家公司是耶鲁大学投资建立,药物研发成功后,被瑞士诺华收购,收购价格不到研发经费的十分之一!”“事后,耶鲁大学以及当初研发药物的那些教授们,面对诺华高昂的药物费用,不止一次表达过不满,甚至想要收回专利权,但是他们小看了商人的嘴脸。”